(四)"大禹治水":是"历史"还是"神话"
如果说大禹是存在的,大禹在治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夏朝是存在的,那么"大禹治水"就应该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不是神话。
然而,历史不相信逻辑。
可是,历史应该相信科学。
一直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研究员方燕明说:"综观近年新的考古学材料,我认为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是可信的。从环境上来说,学术界认为在4200~4000年前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异常事件,存在灾害性降雨天气,这是尧舜禹时期我国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
这里所说的发生在4200~4000年前的全球性气候异常事件,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的情景,其实在《山海经·五藏山经》里曾予以生动而准确的描述,只不过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荒诞不经的奇谈罢了。
《山海经》里记载了许多奇异的鸟兽,绝大多数现已绝迹,只有极少数的物种如鹦鹉还在,鹦鹉能学人言且惟妙惟肖,够神奇了吧?如果现在也绝迹了,伱会相信它曽存在过吗?
《山海经》里记载了许多座山,包括被描写得像仙境般的西次三经地区,都是有水,多怪鸟兽,却"无草木",这是多么恐怖而不可思议的景象,怎么可能呢?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五藏山经》结尾处有一段总结性的话,一开头就说:"禹曰: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大家都知道地球半经现在是6378公里,而按禹的说法,那时地球的半径应该是14000/3.14=4459公里,比现在少了近2000公里。
禹一定是在胡说八道。
可是,且慢,胡说八道的却不止是禹一个。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了一个奇人一一杨槐,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地学理论一一地球膨胀论,他的理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论证了地球半径从3000多公里膨胀到现在的6378公里。
这样,禹所描述的是地球膨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禹也许并不是胡说八道!
当然,杨槐凭他的初中学历和工人出身,他的"地球澎胀论"问世之初,自然比禹更是胡说八道。直到他的“地球膨胀理论”在美国《大自然探索》杂志发表,他才被真正的重视起来,美国人誉他的理论为"杨氏理论"。1989年,时任中国科协 的钱学森得知此事,作了批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评审结论肯定其研究,并誉为旷代奇才。他曾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作了专题演讲。还出版了地学专著《地问:关于地球的千古之秘与地学创新》。
杨槐的地球膨胀论原本是从探索恐龙灭绝原因引起,却科学地解释了《山海经》所描述的尧舜禹三代的远古世界图景,也为研究尧舜禹三代史前史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其中自然包括对大禹治水历史真实性的认识。
杨槐用"四曲线图"直观地论证地球膨胀现象及其规律:
波峰 波谷
1.地球上已知的造山 高潮期。 间歇期
运动曲线。
2·地史上古生物灭绝 古生物灭绝期 新物种出现期
与新物种出现曲线
3·地球上已知的大冰期 高温间冰期。 低温大冰期
与间??期曲线
4.地史时期地球膨胀 膨胀高潮期 相对静止期
周期曲线
把这四条曲线画在同一张纸上,就可以立即发现,四条曲线的所有波峰和波谷在同一时间坐标上的位置完全对应。这说明在这四个不同的地史领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凡是地球上古生物大量灭绝的时期,都是造山运动高潮、高温间??(冰川溶化)期、地球膨胀(大洋扩张)期;相反,凡是地球上出现大量物种变异现象和新物种出现的时期,一定是造山运动相对间歇,气候转冷??川形成,同时大洋扩张也趋于相对静止。
《山海经》里记载的大量有水有鸟兽却无草木的山和大量的变异的鸟兽,说明禹治水的时代正当山崩地裂、酷热多雨、冰川溶化、洪水泛滥的地球澎胀期大劫难刚刚过去,大地海洋开始沉寂了下来,气候转冷,地球进入膨胀间歇期。
有专家说,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只因为他治水有方,也因为在他治水的时候,大洪水的势头已经过去,洪水开始减弱,根据上文分析的确是这样。如此看来他的运气比他爹要好。
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和治水以后的年代里,足迹遍布华夏大地,一定亲眼看到这些有水有鸟兽却光秃秃无草木的山和那些变异了的奇鸟怪兽,觉得这绝非天理之常,应该记载下来,于是就组织大量人力勘查记载,于是就有了《五藏山经》这部旷世奇书。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里说:"大禹治水是一个很悠久很普遍的神话。禹是古帝中最被崇拜的一人。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话的真实意义。考洪水的有无或禹是否治洪水,都是不必要的。"
如果"大禹治水"真的只是一个神话,那么这个神话的意义,正如范文澜所言,已经够伟大的了;但是,如果"大禹治水"不只是一个神话,而是包着神话外衣的一段真实的历史,那岂不更具有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感召力!真正伟大的精神应该附着在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伟大事业上,一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而神话就不一样,你可信也可不信,甚至可以曲解一一你可以崇拜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但我却可以视为虚妄。
历史,尤其是关于伟大人物的历史,是很容易被神话的,而一旦被神话,历史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因为把客观存在过的史实变成了可信可不信的东西了。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从神话中发掘历史,而不是用神话去消解历史。
说尧舜禹三代实行的禅让制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其实就是在消解这段历史。’
地处晋东南豫西北地区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邵原两镇是有名的神话之乡,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都出自这里。
这一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是远古时代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大洪水留下的遗迹。"王屋山一一黛眉山国家级地质公园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你只要看一眼黛眉山河谷里十几米高的红沙石岩㓊被水冲刷成光溜溜的水凿之洞,就可以知道《尚书·尧典》里记载的"尧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是真实地出现在尧的时代。于是尧就命鲧治水,"九年而不成"。"舜摄政,巡行,"殛鲧于羽山以死",并"举鲧子禹使续鲧之业。"
《禹贡》里有大禹在这一地区治水的明确记载: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 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 东入于海。"
明代贤相张居正对这段话如此解释:"济水性既沈下,而力又劲疾,常从地中穿穴而行,故其出入无常,伏见不一。禹顺其性而导之,其发源在垣曲县王屋山顶崖下,叫做沇水。这是初见的时节,由是伏流地中,东至济源县,涌出二泉,合而为一,叫做济水。"
这条济水在古代是条大河,被禹定为"天下四渎"(,即江、河、淮、济,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之一。由上面《禹贡》那段引文可知,禹导沇为济,济水从济源济渎庙流出后,东流入黄河,怎奈济水"性既沈(沉)下,力又劲疾",与黄河"井水不犯河水",遂又溢出形成一个大泽一荥泽(亦名荥波泽),由荧泽向东伏流至山东定陶陶丘北冒出,向东流又造成一个大泽一一荷泽,然后与汶水会合,又东北流,与黄河平行入海。
水量如此充沛的一泓大水,如果不是禹"顺其性而导之",任其从山西高原横冲下来,太行山南麓一带将大受其害。
由于济水氺源受北方长期的干旱天气影响而萎缩,荥泽已经消失,荷泽也几近干涸,但留下了荥阳、荷泽两个城市。泉城济南也与济水大有干系。
《禹贡》里写下济水竟有如此复杂的行程,可以证明这是对济水这条具有独特个性的远古水系进行了实地勘察调研基础上真实地描述,也是"大禹治水"中一项重要业绩真实存在的证据,同时也证明了《禹贡》绝不是上文所述的有人所说是战国时魏人没想中的治国方案。试想,难道有人能设计出让济水从山西阳城伏流至河南济源,涌出二泉,流入黄河,然后又从黄河溢出,造成荥泽,再从荥泽伏流至山东定陶冒出,再造成一个荷泽?神仙也没有这样高的想像力!
有关大禹治水的记载,除《禹贡》外,主要的还有《山海经》。据有关专家最新研究,《山海经》中的《五藏山径》成书于春秋早期,公元前676年一一公元前645年,《山海经》中的《大荒经》(含《海内经》)成书于周朝(公元前1046年一一公元前379年),《山海经》中的《海外经》(含《海内四经》)一般认为是《大荒经》另一版本,早于《大荒经》,并且,《山经》丶《海经》成书之前,以图画加上口头释图形式流传了很长时间。所以《山海经》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远远早于《禹贡》里关于禹"导沇为济"的记载,这更毫无疑议地证明了《禹贡》里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不是作者即那位战国时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提出的冶理国家的方案",而是根据《山海经》的有关记载,及当地民间传说,甚至经过实地考察写出来以表彰大禹的功绩。
1·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海经·海内西经》)
2·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山海经.大荒北经》)
3·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入焉。(《山海经.海外北经》)
4·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山海经·西次三经》)
引文1、3、4中的"河水"及引文2中的"河",指的是同一条河流,其实就是济水的前身或上游,它是发源于"海内昆仑之虚"的几条大水(即赤水、河水、黑水、洋水、弱水)之一,它从"海内昆仑之虚"东北角析城山发源后,一路蜿蜒西北,到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不周山下潜,到距此不远的阳城县横河镇锁泉岭冒出后,被"禹所积石"之山所阻,又下潜,也就是引文2《大荒北经》记载的"河济所入"。"横渡"曰"济",在此应理解为"穿越","河济所入"就是"河水伏流穿行下潜的地方"。"济水"的命名盖由此而来。
《山海经》关于济水和大禹治水的记载与《禹贡》里大禹"导沇水,东流为济"的记载都是说大禹治水时,造了积石山导水东流,成为济水,只是《山海经》里导的是"河水"(或"河"),而在《禹贡》里导的却是"沇水。
相比之下,《山海经》里对大禹"导河为济"的记载更为具体可信,且回头细看上面《山海经》里关于"河水"的两条引文:
1·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海经·海内西经》)
2·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山海经.大荒北经》)
引文1里"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说明河水在"入禹所导积石"之前,已造成了一个高山湖。("北曰海,南曰湖",海就是湖,像现在九寨沟里的"熊猫海"、"五花海"丶"长海"等"海子"都是高山湖,四川属北方方言区。)
引文2里"河济所入,海北注焉",这里的"海"当是引文1里的"渤海",即"河水"造成的那个高山:堰塞湖。全句翻译过来翻译过来就是"这里就是河水伏流穿行下潜之处,渤海之水就从海的北端注入其中",八个字就把如此复杂的事情描述得这样清楚而准确。
由于大禹积石导河入济从而疏泄了湖水,化解了水患。
列子的寓言《愚公移山》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列子对大禹十分崇敬,《列子》里多篇涉及大禹的功业,在《列子.杨朱》第十部分里说: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禀业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极尽倾心敬仰之情。
列子以寓言的艺术形式颂扬了"愚公"矢志不移的精神,但在文中也确凿无疑地透露了这篇寓言的"本体素材"和"人物原型"。
《愚公移山》里说老愚公一家把开山辟路留下的碎石"箕奢运于渤海之尾",为自家门口辟路,何苦要把碎石用箩筐挑到渤海边呢?太浪漫了吧?你会说唯其浪漫才是寓言,的确如此。但我要告诉你,这里却真的不是浪漫,而是实写!
因为这里说的"渤海,不是现在胶州湾的渤海,而是上文《海内西经》里记载的济水上游"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的那个高山堰塞湖,也是《大荒北经》记载的"河济所入,海北注焉"的那个海。
原来,老愚公一家男女老小齐上阵,把在门前辟路的碎石运到距此不远的渤海出口处("渤海之尾"当如是翻译,而不能译作"渤海边上",但因为现在的渤海无所谓首尾,只好这样错译,这也正好可以证明寓言《愚公移山》里的"渤海"的确不是现在胶州湾的"渤海"),竟是为了加固"渤海"的堤防!
这是大禹"导河入济"浩大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大禹治水"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
"移山"是为了"治水","愚公移山"就是"大禹治水"。
"愚公"者,"禹公"也。
这正是"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这两个古代神话竟如此"巧合"地出现在同一地区的真正谜底。
综上所述,"河水"和"沇水"都是"济水"的"前身"或曰"上游",《山海经》里多处记载的大禹为导"河"(或"河水")为济而造的"禹所积石"(或"禹所导积石)与《禹贡》里大禹"导沇水,东流为济"的记载在地域上是高度吻合的。所以,《山海经》关于河水的记载和济水的历史现实存在可以看作是"大禹治水"作为历史存在的实证。
然而,由于几千年来人们对《山海经》的误读和误解,根本就没有人把上面提到的《山海经》对"大禹治水"的那些真实而具体的记载当回事。
对《山海经》的误解可以司马迁为代表。
汉武帝派张㥶出使西域,临行时又给张骞交待了一个附带任务,就是依《山海经》和《禹本纪》关于"河出昆仑"的记载,找到这个"方八百里,高万仞"的大昆仑山。可张骞出使十三年回来汇披此事时说没有找到,于是引出太史公一番议论:
《史记.大宛列传》: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三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张骞之使大夏也,穷河源,恶暏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这段话翻译下来就是:"《禹本纪》里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昆仑山高二千三百余里,是日月所入的地方,上面是仙界,有醴泉、瑶池。张骞大使出使西域,直到大夏国,穷尽了黄河源头,可现在归来,怎么说没见到所谓的昆仑山呢?所以我说关于我国九州山川形势的事,还是《尚书》这部经典说的较为靠谱,至于《禹本纪》、《山海经》这些书里记载的怪事怪物,我不敢说。"
这段话明确表达了司马迁对《禹本记》和《山海经》的不屑态度。
可事实是:《禹本记》和《山海经》里记载的"河出昆仑"之"河",不是黄河,而是发源于"海内昆仑之虚"王屋山东北角析城山西面的"河水",也就是济水的"前身"或上游。
由于大禹"平水土"成功之后,定"江、河、淮、济"为"天下四渎","河"即为黄河所专用,所以后来的人们看到"河出昆仑",自然想到的是黄河,而不会想到是济水。何况,黄珂上游我国西部地区,也确有几处昆仑山的传说,也有所谓"大积石山"、"小积石山"。可是这些"昆仑"或称"昆仑山"或称"昆仑丘"而都不是"海内昆仑之虚";而"大积石山"、"小积石山"也不称"禹所积石"或"禹所导积石"。更不用说,黄河上游、西部地区根本没有"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
可见,《禹本记》和《山海经》对"河出昆仑"的记载是真实的,《山海经》中对"大禹治水"时"积石导河入济"的记载也是真实可信的。特别是《山海经》作者害怕后人把"海内昆仑之虚"这个地处中部的"大昆仑"与地处西部的"诸多小昆仑"相混淆,特意在"昆仑"前加"海内"而在"昆仑"后称"虚"(即墟"谓"高山之下基,言其大)。又在"积石"前加"禹所"或"禹所导"以示此"积石山"乃大禹为治水所为,而非黄河上游的积石山。(在表达上能做到如此精细准确的一部书,在内容上记述的竟会是荒诞不经的无稽之谈,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像。),然而,却还是被后人误读了,并且这种误读又进一步导致对这两部具有史实价值的书的整体性误解。
司马迁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禹本记》据传为战国时楚人所写,不幸佚失了。
所幸《山海经》还在,它应该像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实物那样,对历史具有实证价值一一比如,"大禹治水"。
标签: 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