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把隋朝和秦朝拿在一起做比较,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结束了百年的诸侯混战历史,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修筑了宏大的建筑工程。
比如秦朝开创了“三公九卿制”,修筑了“万里长城”,而隋朝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开凿了“京杭大运河”。除此之外,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存在时间极短,都为后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隋朝版图
关于秦朝的历史的兴亡,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为大家总结出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
那么,隋朝的兴亡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今天就把隋朝的故事一次性讲完,看看隋朝隋朝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隋朝走向灭亡的?
杨坚代周称帝,扫除突厥之患公元581年农历2月14日,年仅七岁的北周静帝下诏,让位给了相国杨坚。杨坚正式代周称帝,改元开皇,建立了隋朝,成为了后来的一代圣君——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从执掌北周朝政到登基称帝,只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因此,后世评论说:“得国之意,无有如杨坚者。”
隋文帝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宏大工程,除了他自身的才智和能力之外,关陇集团的认可和支持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隋文帝杨坚像
“关陇集团”这个概念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首先提出的,指的是从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北周实际奠基人宇文泰和他的亲信将领为核心,以北魏武川镇的出身为主体,以血缘姻亲和门生固吏为纽带而联系在一起的一批门阀世家。像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室都是出自于这个集团。
在宇文泰执掌西魏政权的时候,曾经设立了八位柱国大将军和二十四位开府大将军,而隋文帝的父亲杨忠就是其中的一位开府大将军,隋文帝的岳父独孤信更是名列八柱国之一。
说到隋文帝的岳父独孤信,咱们跑题多说两句。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三朝元老”的少之又少,而独孤信却做到了“三朝国丈”。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成为北周第二代皇帝北周明帝的皇后,一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成为了隋朝开国国母,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唐国公李昞,生了个儿子,就是唐高祖李渊。
正是因为隋文帝出生于关陇集团的核心世家,因此隋朝取代北周被很多关陇集团的成员视作是集团内部的一次权力转移,所以才能波澜不惊地迅速完成这次改朝换代。
关陇集团内部关系网
隋文帝登基之后,为了彻底断绝北周复辟的可能,隋文帝痛下狠手,杀光了宇文泰所有的直系后代,另外选择了宇文泰的堂侄作为宇文家的继承人。
但是,宇文泰第七子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千金公主,此时早已远嫁突厥的沙钵略可汗,因此躲过了隋文帝的屠刀。
为了给父亲和家族报仇,千金公主力劝突厥对隋朝开战。于是,在隋文帝称帝十个月之后,沙钵略召集突厥各部南下攻隋,沙钵略自己更是尽起本部十万骑兵,倾巢而出,突破长城,接连击败隋军,在劫掠陇西陕北六郡之后才主动撤兵北返。
突厥的南侵给新生的隋朝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隋文帝征调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修缮长城,并且在沿途增加了岗亭碉楼。除此之外,隋文帝准备用来攻打南方陈朝的军队也被调往北方,防备突厥南侵。
不过,对隋文帝来说十分幸运的是,如今的突厥汗国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北起贝加尔湖,南抵长城,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里海、黑海,幅员万里的强大帝国了,此时的突厥皇室阿史那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强盛时期的突厥汗国
早在几年前,沙钵略就被迫承认了两个堂兄弟和一位堂叔与自己共同治理突厥的权利。在这四位大可汗之下,还有无数的小可汗们,包括这一次突厥在战胜了隋军之后主动撤军,也是因为四大可汗之间的不和,引起突厥军心涣散,这才不得不停止了进一步南侵。
对于隋文帝来说更加幸运的是,在他的朝中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突厥通”——奉车都尉长孙晟。
长孙晟也出生关陇集团,他的曾祖父在北魏官居抚军大将军,他的父亲曾经在北周担任骠骑大将军。此外,长孙晟另一个著名的身份是——他是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和唐初权相长孙无忌的父亲。
当初北周的千金公主远嫁突厥的时候,长孙晟是和亲副使,因为长孙晟骑射水平高超,所以深受沙钵略的喜爱,“一箭双雕”的故事说的就是长孙晟。
长孙晟在突厥逗留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他借着与突厥贵族们一同游猎的机会,暗中观察突厥各地的山川形势和各部族的实力强弱。而且还有意结交突厥贵族,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熟悉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正是基于对突厥内部情况的了解,长孙晟向隋文帝提出了对突厥各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建议,在长孙晟的一系列纵横捭阖之下,突厥汗国阿史那家族分崩离析,沙钵略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只得向隋朝求和。
突厥分裂
等到沙钵略死后,他的弟弟叶护可汗和达头可汗对立,突厥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再不负昔日盛况。再到后来,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更是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甘心做了隋朝的附庸。
隋朝完成大一统,杨广被立太子解决了突厥的威胁之后,隋文帝一直心心念念的中原统一再一次被提到日程上来。
隋文帝首先废除了由南梁宗室建立的西梁政权,西梁末代皇帝萧琮被隋文帝封为莒国公,受到隋文帝的优待,萧琮的妹妹还嫁给了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
一年之后,隋文帝任命次子杨广为主帅,三子秦王杨俊和车骑大将军杨素为副帅,丞相高颎为参军,起兵50万,兵分八路,进攻南方的陈朝。
隋灭陈进军路线
而此时此刻,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后主陈叔宝却还在忙着亲自给陈朝第一名将萧摩柯戴绿帽子。得知了内情的萧摩柯面对隋军按兵不动,因此隋军得以长驱直入,直抵陈朝都城健康城下。
而陈军竟然主动退回健康城内,轻易地就放弃了城外紫金山等险要。最终,建康城破,隋朝大将韩擒虎在陈朝皇宫的一口枯井里,找到了陈叔宝和他的两个宠妃。
据此,隋朝结束了自汉末以来延续了四个世纪的魏晋南北朝乱世,中原之地复归一统。
在灭陈战争中,领衔统帅的晋王杨广被加封为太尉,开始崭露头角。
陈朝灭亡之后,因为南北两地对峙已久,南方各地仍然有很多不满北方的势力,所以大小叛乱时有发生。因此,隋文帝派杨广出镇扬州,稳定南方。
杨广到了扬州之后,礼贤下士安抚百姓,而且在私德上也是简朴谦虚,表现得很是谨慎有度。再加上杨广的妻子萧氏出身南方名门萧氏,在江南原本就声望极高,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两朝皇室都出自兰陵萧氏。
因此,在杨广的治理下,江南乱局逐渐平息,杨广也因此得到了隋文帝的认可和朝野的赞誉。然而,杨广的政治野心绝不仅仅限于做一代贤王。
13版《隋唐演义》中由富大龙饰演的杨广形象
恰在此时,杨广留在长安的耳目传来了一个重要消息: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很不满意,有意废太子。
说起隋文帝的这位结发妻子,独孤皇后在隋朝朝廷中地位极高,和隋文帝并称为“二圣”,绝非一般皇后可比。
据说独孤皇后当初和隋文帝结婚的时候,曾经让隋文帝立下重誓,绝不和别的女人生孩子。后来,隋文帝的五儿五女果真都是他和独孤皇后的孩子。
因为,独孤皇后坚信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有着更近的血缘关系,所以会比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更亲近,这样家族就不会因为兄弟阋墙而内乱。
不过后来,独孤皇后自己家和他外甥李渊家的历史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独孤皇后自己一厢情愿的遐想而已。但是独孤皇后自己在有生之年并没有意识到这套逻辑的局限性,所以她只要听说宗室诸王或者朝廷重臣,谁家有小老婆怀孕都会亲自去劝告甚至斥责。
然而,偏偏独孤皇后的长子——太子杨勇,就是一个冷落原配,宠爱小妾的“典型”。
影视剧《隋唐英雄》中的杨勇形象
杨勇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元氏是北魏皇族后裔,隋文帝当初结下这门亲事,就是看中了元氏的出身。可惜杨永和妻子关系并不好,他十分宠爱小妾云氏,一连和云氏生了三个儿子,这就让独孤皇后很不满意。
而且元氏和杨勇结婚没有多久就病死了,而杨勇对于妻子的死不仅没有丝毫的悲痛,而且立即下令让云氏来主管太子内宫事务。
这就有流言传到了独孤皇后耳朵里,说是杨勇和宠妾合谋害死了正室夫人,让独孤皇后对杨勇更加失望。
相比起长子杨勇来说,次子杨广当时不仅和正妻萧氏感情甚笃,育有二子一女,而且还不纳姬妾,这十分符合独孤皇后的道德标准。
每次杨广回京拜见母后的时候,独孤皇后总是忍不住伤感元氏早逝,云氏得宠,这时候杨广就会陪着母亲一起长吁短叹,替那位总共也没见过几面的大嫂痛心疾首。
这一番细致入微的表演更加坚定了独孤皇后废除杨勇,于是把改立杨广为太子的想法说给了隋文帝杨坚听。
影视剧《独孤皇后》中由陈乔恩扮演的独孤伽罗形象
隋文帝听了妻子的意见之后,想想还是再给大儿子一次机会。于是,隋文帝派出越国公杨素去太子府和杨广谈谈,再深入了解一下情况。
可隋文帝不知道的是越国公杨素表面中立,看似公允,其实早就是晋王杨广一党的人了。所以,杨素在奉旨前往太子府的时候故意迟到,表现出对太子的轻视,故意激怒杨勇,然后杨素再把杨勇愤怒之下的抱怨和不满添油加醋地向隋文帝回奏一番。
最终,隋文帝下诏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继位,隋朝宗室手足相残杨广成为太子两年之后,独孤皇后就病逝了。不过独孤皇后生前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刚刚去世,他最喜爱的二儿子就开始对同父同母的嫡亲弟弟下手了。
独孤皇后过世后,杨广和杨素一起诬陷隋文帝的四儿子蜀王杨秀,用巫蛊诅咒隋文帝和隋文帝的幼子汉王杨谅,杨秀因此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内侍省。
独孤皇后的去世不仅改变了儿子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也改变了隋文帝的生活方式。
影视剧《独孤天下》中的独孤皇后和隋文帝杨坚
没有独孤皇后的约束,隋文帝开始扩大他的后宫,其中最得宠的是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妹妹宣华夫人。
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一直陪伴在隋文帝的身边。有一天清晨,宣华夫人回自己的寝宫换衣服,结果遭到了杨广的非礼,幸好这时候有人奉旨来叫宣华夫人,宣华夫人才得以脱身。
这件事被隋文帝知道之后,气得大喊:“独孤误我!”
恰好此时,隋文帝的女婿兵部尚书柳述前来探病,隋文帝就让柳述去叫他儿子来,柳述没有多想,就让侍卫去传唤太子杨广。
隋文帝在病榻上听见,连忙拍着床沿大喊:“杨勇!”
柳述这才明白隋文帝的意思,赶紧去起草改立太子的诏书。
然而,消息泄露被杨素知道后,杨素连忙通知杨广,杨广立即带兵入宫逮捕了柳述,然后用自己的东宫侍卫替换了隋文帝身边的侍卫部队,不久之后隋文帝驾崩。
杨广就这样在弑父夺位的争议声中继位,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典型”——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像
隋炀帝继位之后,先是杀死了大哥杨勇和杨勇所有的儿子,然后派人假传隋文帝遗命,诏五弟汉王杨谅入朝。
据说当年杨谅离京就藩的时候,曾经和隋文帝秘密约定:隋文帝下诏给杨谅的时候,要在“谅(諒)”字上少写一个点。
因此,隋炀帝的假诏书立刻被识破,杨谅立即起兵攻打隋炀帝,最后因兵败被俘,杨谅被亲二哥幽禁至死。
在平定了内部之后,心中一直有一番雄图霸业的隋炀帝立即在国内征调民力,开造大运河。同时还立刻展开了对外战争,希望借此树立天朝上国的权威。
隋炀帝登基后第五年,出动大军亲征河西强国吐谷浑,吐谷浑全境被隋朝纳入版图,吐谷浑的布萨钵可汗慕容伏允只带了几十名侍卫土向南逃去了青藏高原。
吞并吐谷浑之后,隋朝拓地五千里,声威大震,俨然已经取代突厥成为西域各国的共主。
灭亡吐谷浑的第二年,西起洛阳,北达幽州,南抵余杭,绵延2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开凿完成。
隋朝京杭大运河及沿线粮仓分布情况
和当年隋文帝开凿从淮安到扬州的运河,用来运兵运粮攻打陈朝一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也是出于军事需要,而他的目标就是东方的另一个强国——高句丽。
当年隋文帝时期,高句丽突然入侵,夺取了隋朝的营州。隋文帝派汉王杨谅和丞相高颎出征高句丽,却遭到惨败。
虽然高句丽考虑到自己的国力不足以和隋朝长久对抗,所以主动称臣求和。但是,终究隋朝不能在战场上取胜,更没有收复失地。
因此隋炀帝登基之后,就一直打算要征服高句丽,一雪前耻,而修建大运河也是为此做的准备。
隋末民变四起,最终走向灭亡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一支113万人的大军,对外号称200万,海陆并进,直取高句丽,隋炀帝本人也亲自赶到辽东,就近指挥战事。
隋军以30万陆军和20万水军包围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昼夜攻打,但不能取胜。双方坚持了几个月,结果隋军中了高句丽的诈降之计,又遭遇水攻,30万陆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数千人逃往后方。
隋征高句丽进军图
就在隋炀帝还想整军再战的时候,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从后方传来:负责留守后方总督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发动叛乱,占据黎阳,兵围洛阳,后方局势岌岌可危。隋炀帝迫不得已,不得不退军回国平定内乱。
起兵造反的这位杨玄感,就是越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素当初为了隋炀帝登基,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因此遭到隋炀帝的猜忌。后来杨素生重病,隋炀帝每天召见太医就问杨素这回能不能病死?杨素听说这件事之后,开始拒绝吃药,最终病逝。因此,杨玄感对隋炀帝自然是满怀怨恨。
再后来,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听人说隋炀帝有意要诛杀杨素全族。因此,杨玄感心中很是不安,最终决定起兵叛乱。
另外,在杨玄感起兵后,另一位出身关陇集团世家的李密也募集了一支军队,从长安赶到黎阳来投奔杨玄感。
李密的曾祖父是西魏的太师,身居八柱国之一,和隋炀帝的姥爷独孤信是平级的同僚,李密的父亲也是隋朝的上柱国,后来父亲去世,李密就继承了父亲蒲山郡王的爵位。
关于李密和杨玄感的结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就是李密的“牛角挂书”。说是李密有一次骑牛外出,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恰好遇见了当朝宰相越国公杨素,杨素见李密牛角挂书很是奇怪,因此主动和他攀谈了一番,感叹李密勤奋好学,因此嘱咐儿子杨玄感要多跟李密交往。从此之后,两人便成为了好友。
李密“牛角挂书”的卡通画
在杨玄感起兵后,李密为帮助好友,也带兵赶到黎阳给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立刻发兵占领幽州,阻断隋炀帝的回国之路。
中策是进兵长安。因为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自从宇文泰开始,历朝历代都一直奉行关中本位的政策,全国的人才和资源都集中在长安,因此夺取长安有利于获得关陇集团的支持和认可,后来唐高祖李渊正是以此奠定了李唐300年的基业。
下策就是就近夺取洛阳。
最后,杨玄感觉得上策太急,中策太慢,于是选择了下策。
在杨玄感大军困于洛阳坚城之下,进退两难之际。隋朝远征高句丽的大军回援,杨玄感最终兵败自杀,而李密侥幸逃脱去投奔了附近的一支农民军——瓦岗寨。
其实,早在杨玄感叛乱以前,中原大地早已是民变迭起,除了著名的瓦冈寨之外,还有山东章丘的王薄,河北漳南的窦建德等等。用小说隋唐演义里的说法,就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后来,李密在瓦岗寨壮大之后,自称魏公,对外公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麾下的大军更是几次逼近洛阳。
隋炀帝也趁机借口避乱,造龙舟,下江南,去了他当年做藩王时候的封地扬州。
隋末群雄割据图
不过和官逼民反的农民军相比,出身关陇集团核心世家的杨玄感和李密的叛乱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对隋炀帝的深刻不满,这对隋朝统治的打击其实更大。
那么关陇集团为何会对隋炀帝的统治感到不满呢?
隋炀帝虽然是一个暴君,但是绝非一个昏君,他自己也深知关陇集团力量强大,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皇帝权威。就比如自己能继承大统也是因为有杨素、宇文化及这些关陇世家的帮助,自己才能成功登基。
隋炀帝的政治野心不允许自己受到关陇集团的威胁和控制,于是在其登基的第三年便设立了进士科,用考试来取代关陇世家世袭官位的权利。另外,隋炀帝的妻子萧氏出生于江南士族,隋炀帝登基之后也是大力提拔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有意疏远关陇集团。
而且,在隋炀帝登基之后,长期远离关陇集团的大本营长安,一直住在东都洛阳,后来更是南下扬州,一去不回。
虽然从加强皇帝权威,扼制世家豪族的角度来说,隋炀帝的做法非常可以理解,但是问题在于:隋朝的建立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杨氏一家浴血搏杀、声威所至带来的,而是基于关陇集团共同的认可和支持获得的。
关陇集团之间的权力交接
这和之后同样出身关陇集团的李渊建立唐朝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李渊也是获得许多关陇士族的支持,但李唐王朝的建立更多的是靠李氏一家用战争洗礼的方式换来的。
同时,在战争中诞生了许多新的军功贵族,比如草莽出身的程咬金、秦琼等人,隋唐战争重新在贵族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大大削弱了旧的贵族势力。
而隋文帝杨坚兵不血刃地改朝换代,更像是关陇集团选出的一个代言人,天下是关陇集团的天下,不是杨氏一门的天下。
其实客观地说,从个人才干的角度,隋炀帝确实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只是他自以为身居皇位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权倾天下,肆意打压关陇集团,妄图凭借自己的个人才智,就将关陇集团的天下变成杨家的天下,甚至是杨广一人的天下,那最终只有众叛亲离,身死国灭。
公元618年4月11日,隋炀帝在扬州荒淫无度两年之后,出身关陇集团的右屯卫大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勒死了隋炀帝。
13班《隋唐演义》中的隋炀帝形象
撼动了隋炀帝江山的是关陇集团出身的杨玄感和李密,最终结束了隋炀帝性命的是关陇集团出身的宇文化及,最终接手了隋朝江山的还是出身关陇贵族的唐国公李渊。
可以说,隋朝是因为关陇集团的支持才得以建立的,也是因为关陇集团的不满而被抛弃,走向覆灭的。
标签: 隋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