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狐狸,回答问题「玄武门之变」作为宫廷政变的代表,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另外纵观玄武门之变前的唐朝政治形势,政变也必然会发生。只不过未必是玄武门,也可能是朱雀门,青龙门,白虎门。
功劳太大,封无可封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公元 626 年唐高祖李渊时期,长子李建成时为太子,相比次子秦王李世民,不管是功劳还是声望,李建成都望尘莫及。
617 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兵反隋,而其主要的推动者便是李世民。正是由于李世民的鼓动和策划,李渊才最终决定起兵。所以唐王朝从一开始李世民的影响和作用便无人可比。
618 年唐朝建立,当时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比如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刘黑闼等各自割据独立。唐军的最高统帅便是李世民,带领其手下功臣集团东征西讨,打下了一个大大的唐朝江山。在平定天下巩固唐王朝统治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更是功不可没,功高于天。
李世民已被封为秦王,后又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和相当于丞相的尚书令,中书令等职,已经无官可封。李渊便史无前例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官职——天策上将,高居诸王之上,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可见李世民的功劳和声望。李世民的功劳和声望如此显赫,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心怀忌惮,无法忍受。
兄弟相争,高祖犹疑
(唐高祖 李渊)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李建成便联合齐王李元吉共同反对李世民,处处掣肘,到处造谣。这二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便是李建成答应事成之后封李元吉为皇太弟,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李建成李元吉曾多次试图除掉李世民。在一次游猎活动中,李建成曾把一匹性情暴躁的胡马让给李世民,企图摔死李世民。又曾在一次宴会中让李世民喝下毒酒,使其吐血。李世民陪同李渊去李元吉家赴宴,李元吉更是埋伏刀斧手于寝殿之中,试图杀死李世民。
儿子之间的争斗,李渊自然看在眼里。李渊曾经说过自己不想做杀死儿子的隋文帝。面对李建成的阴谋,将其囚禁起来并试图废掉李建成,后又将其赦免。因为李建成的谗言,对李世民也心生怨恨,后也不了了之。后来又为了保护李世民,让其驻扎东都洛阳,又因李建成等人的谗言又放弃了这个决定。
总之李渊在处理儿子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既无法调和,又无法压制,最终眼睁睁的看着玄武门惨案的发生,当爹的要负点责任。后宫无人,众妃进谗朝堂是战场,后宫更是战场。李世民的生母早逝,在空中并无耳目。而众妃嫔又经常给李渊吹枕头风,诋毁李世民。
那么问题来了,李世民跟后宫妃嫔的关系为何如此紧张,导致众妃纷纷倒向太子?第一个原因是众妃嫔恃宠而骄,李世民不喜。
李世民击败洛阳王世充后,李渊派几位贵妃去东都洛阳挑选宫女及收集珍宝。几位贵人向李世民索取宝物,并请求封其亲属为官,被李世民拒绝。众贵人不喜,纷纷向李渊进献谗言,诋毁李世民。
李世民曾经将一块土地分给李神通,而李渊爱妃张妃的父亲看上了这块田地。张妃便要求李渊将此赏赐给其父亲,李渊下旨,李神通不让出田地。张妃便向李渊说秦王将陛下赐给我父亲的土地给夺去了。李渊非常愤怒,对李世民说,「难道我的诏书还比不上你的教令吗」?
李渊的另一个爱妃尹妃的父亲尹阿鼠横行霸道。一次李世民的幕僚杜如晦骑马经过其家门,被其家仆扯下马来揍了一顿,并打断其一根手指。害怕李世民报告李渊,便让尹妃提前对李渊说李世民的门客欺负我的父亲。李渊也十分愤怒,对李世民说「你的门客连我爱妃的家属都敢欺负,那平民百姓又怎么活呢」?
第二个原因是后宫众妃嫔纷纷结交各位掌握大权的年长皇子,李世民无心打理。李渊晚年后宫妃嫔极多,生下了近 20 个年纪幼小的皇子。于是各位妃嫔纷纷结交各位年长的皇子,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李建成李元吉等纷纷曲意奉承,大肆馈赠,全力结交宫中各位贵人,以保护自己的地位。而李世民对此嗤之以鼻,于是宫中各妃嫔对李世民态度恶劣,纷纷在李渊面前夸赞李建成,诋毁李世民。
这些枕边风把李渊吹的云里雾里,李世民虽多次辩解,李渊对其仍然心存芥蒂,逐渐疏远李世民,亲近李建成等。
太宗动手,功臣助力
(长孙无忌)李建成李元吉为了打垮压制李世民,除了攻击李世民本人,对其身边的得力干将也采取各种手段,又打又拉。
李建成等用一车金银送给尉迟恭,与其结交,被尉迟恭拒绝,便将其下狱。又用各种理由将房玄龄,杜如慧,程咬金等调离秦王府。秦王府的幕僚们于是纷纷劝说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另外我们也必须明白,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公主梦,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皇帝梦,李世民本人我想也应是如此。于是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于公元 626 年发动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和结局
(尉迟恭)公元 626 年六月初四,李建成李元吉等入朝,在玄武门被李世民伏击。李世民亲手射死李建成,李元吉被尉迟恭射死。二人的儿子也被杀害,女眷没入宫中。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此时的李渊正在宫中划船游湖,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欢快歌谣,外面已然血流成河。
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主动让位。李世民登基为帝,开启了辉煌的长达 23 年的「贞观之治」。
标签: 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