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统中原,为什么曹魏吊打蛮族,后晋却割地称儿?

犀牛历史 148 0

原因很多,我这里尝试归纳一下:

一,不同时期王朝国力的对比: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虽然不是统一的大帝国,但依然占据了淮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国内人才也大部分投效于它,尤其它的武装力量完全来自其创始人曹操,可以说军队及其将领们的效忠度是很高的。更兼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的淬炼,曹魏军队的对外作战能力很强,从它击破乌桓、羌族、高句丽等的战争中可见一斑。而后晋王朝,虽然在名义上的疆域上,似乎也握有天下大半,但其内部并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各地世袭或强取的藩镇,依然继续着唐末以来的军阀割据,诸如安重荣等,甚至公开与中央对抗。甚至在石氏政权的嫡系部队中,还存在着刘知远等“素有大志”的枭雄,故而貌似强大的后晋王朝,实则危机丛丛,不堪一击。

二,不同时期漠北游牧民族政权的对比:三国时期,漠北游牧民族正处于匈奴分裂后的混乱期,南匈奴政权被迫依附于东汉、曹魏政权,以获得抵御乌桓、鲜卑诸部落的进袭,故而曹魏政权无论是在国力,还是在军事外交上始终居于主动地位。而五代时期则不同,契丹(辽国)政权已经基本统一由东北亚到西域的广阔地域,形成了在军事力量上远超中原割据政权的现实,更由于后晋政权是依赖于契丹军队才得以建立的特殊性,使得后晋国内、尤其是军队中的将领们,普遍存在着畏惧契丹、或亲近契丹的风气,在这种形势下,后晋后期急于摆脱契丹影响、皇帝甚至要亲征决战的冲动,不过是加速了自身政权崩溃的步伐。

以上仅仅是两个方面的简单对比,在经济、民生、乃至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区别也很多,恪于场合,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标签: 后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