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过后唐,后晋,后汉三个中原王朝,北汉割据政权的沙陀人,为何在宋朝后就销声匿迹?

犀牛历史 143 0

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政权的游牧民族中,沙陀人是比较特殊的一支,其最特殊的地方就表现在该民族始终就是一个弱小民族,无论就部族人数、还是风俗文化的影响力,都是孱弱微小的。

在赵荣织、王旭送先生著《沙陀简史》中,对学术界一直争议不断的沙陀族的族源,及一元还是多元化起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论是,沙陀人的形成是典型的多元起源,其主体构成主要是西突厥部落联盟中的处月部落和射脾部落,其族名“沙陀”正是来源于阿史那贺鲁之乱后,率众归唐的射脾部首领沙陀那建的名字。

归唐后的射脾、处月部落组成的联盟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沙陀,他们积极参与了唐王朝对铁勒和西突厥的多次战争。其后,随着回纥崛起,游牧于北庭附近的沙陀自然归附了回纥,在吐蕃势力北犯后,沙陀人又被迫接受了吐蕃的统治。

公元808年前后,吐蕃与回纥的在北庭地区的战争愈演愈烈,出于担心沙陀人的忠诚度,吐蕃欲迁沙陀部落往青海河外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沙陀酋长朱邪执宜等决定东奔大唐,一路上遭遇吐蕃大军连番围堵,到最终逃至灵州、托庇于振武节度使范希朝所部时,沙陀人只剩下三千骑兵、万余人口了。

其后,朱邪家族统领的沙陀人随调任大唐河东节度使的范希朝迁居代北,经过数代繁衍,终成代北地区的强大政治势力之一。尤其是酋长朱邪赤心帮助唐王朝镇压了徐州庞勋叛乱后,被授予振武节度使、并赐姓李国昌,这标志着沙陀人势力已进入唐王朝政治领域。更随着镇压黄巢起义,而迈向了崛起中原最高权力之路,在李唐王朝覆灭后的五代乱世中,沙陀人叱咤风云,连连建立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让人咋舌的荣耀。

就题目所问,风光一时、豪杰辈出的沙陀人为什么在北宋王朝统一中原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呢?我以为原因主要有两个:

1.沙陀族一直是一个相对弱小的民族,虽然沙陀酋长李国昌(朱邪赤心)、李克用父子建立起来的所谓代北军人集团,拥有当时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其组成中,真正的沙陀人一直是少数,其不得不容纳大量的汉人、吐谷浑人、粟特人等于其中,其建立的政权也不过是以极少数沙陀人为主、辅以汉族为主、各民族精英参与的联合体,一旦遭遇政权颠覆,人数过少的沙陀人很容易就被逐渐融合于其它民族之中了。

2.早在沙陀内迁之后,就开始显现出强烈的“汉化”趋势,不但贵族子弟积极学习汉语和儒家文化,更逐渐接受了盛行于中原地区的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到了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时代,沙陀族内流行于采用汉族姓名,与汉人通婚成为常态,连重要的规章典制也几乎全部采用了大唐旧制。这种种的汉化措施,虽对当时沙陀民族参与中原权力角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其在宋代融合于汉族之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学界的论证,除了中原地区的沙陀人大多融合于汉族之外,河西沙洲地区的归义军政权里也有相当多的沙陀人于其中;蒙古草原东部的汪古部也是沙陀族滞留于漠北的一支的后裔。

建立过后唐,后晋,后汉三个中原王朝,北汉割据政权的沙陀人,为何在宋朝后就销声匿迹?

标签: 后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