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事力量的弱,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条件限制。包括后来的明朝,都一样。只能做到这样,换了谁,都这样,没办法。
宋朝自始至终没能收回幽云十六州。明朝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但也没强太多。两朝的领土面积在历代大一统的王朝里面属于偏小。有些朝代控制了关外、蒙古、西域、西藏、台湾,领土面积很大。宋明两朝做不到。但这跟能力无关,跟政策也无关。
宋明想打下更大的领土其实有办法,然而这个办法不能用,不敢用。
古代的生产力落后,道路运输条件很差,通讯要靠人,传递速度、信息沟通非常慢。部队又往往是几百里、几千里之外打仗,很多事都非常的急,需要快速解决。
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部队打仗很多事需要快速解决,以当时的条件,根本快不了。譬如临敌打仗,部队需要撤退或者需要快速追击,需要迅速做决定。这时候派人向朝廷请示,进不进攻,撤不撤退,半个月以后,朝廷的答复送到,黄花菜都凉了。或者部队没粮食了,现在就没粮了,派人去朝廷要粮,来回折腾一趟,粮食运过来,要半年,谁等的起?三天没饭吃,部队还能打仗吗?钱,也是一样道理。其他的将军违抗军令,两个将军意见不合,怎么处理?让朝廷决断?又得俩月。
所以古代打仗,想开疆拓土,想打下更大的地盘,只有一个办法:拜将。
统治者挑选武将,给他足够的权利,很多事他可以自己决定,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用请示朝廷。部队全归你管,是进是退,你自己随机应变。粮食、军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是偷是抢,看着办。出现意见纷争,武将可以独断,自己处理。
这明显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办法。而且在早期的中国,春秋战国、秦汉,也普遍采用了这种办法。白起、韩信、卫青......都是这出身。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不拜将,啥事都请示朝廷,打不了仗。
但这个办法到了宋明就失效了,没人敢用。大元朝、大清朝也都不敢用这招,很忌讳。
从三国开始,中国的武将开始学坏:造反。局面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以及宋朝的赵匡胤和明朝的朱棣,这些统治者自己都是武将、藩王造反出身。
抨击宋朝重文轻武、以文抑武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从东汉董卓开始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再到隋唐、李密、李渊、安禄山,再到朱温、郭威,最后到赵匡胤自己,甚至是赵光义,一千多年,完全是一部武将、藩王造反史。到了明朝有靖难之役,清朝有三藩之乱。
武,不抑,行吗?不行。
想让武将打胜仗,想让他们开疆拓土,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军队、钱、粮食、地盘,还有另外一个东西:权利。必须授权,而且要足够大。问题是,这些东西给了武将、藩王,他们就要造反了,要自己当老大。
所以宋明建立以后立即杯酒释兵权,杀功臣。没办法,血淋淋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武将、藩王掌权造反,可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十次八次,是无数了。再傻的人也会吸取教训的。清朝稳定了,也得削藩。
以古代的生产力条件,宋明两朝的领土面积,实际上已经达到中原汉地统治者控制的极限。想部队有更强的战斗力,想打下更大的地盘,可以,有办法,也只有那么一个办法,给武将、藩王足够的权利,让他独断专行。慈禧太后派左宗棠收复新疆,办的最重要的事也是给他足够的权利,临场发挥。包括银子、政策。如果慈禧按流程办事,要左宗棠去户部支银子,新疆也就丢了。和北洋海军不添新舰新炮一个下场。
赵匡胤自己是武将造反、权臣篡位出身,再加上以前的历史教训,所以后来的统治者都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想加强军事力量,想打胜仗,需要强军,需要给武将足够的权利。而一给他足够的权利,他就造反。但一限制他,他无法发挥,仗又打不好,军事实力变弱。
这个问题在古代解决不了。大清朝面对外国的打击,决定强军,建立了北洋新军,授权袁世凯操练。最后,袁世凯逼小皇帝退位,清朝灭亡。整个古代,到最后还是死在这块。
明朝没能正式把关外并入领土。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封李成梁为辽王,授权,打下的关外土地都是他的。剩下的问题李成梁带着他的儿子们,自己就颠颠的解决了。但这样一来,等着李成梁造反吧。关外不出个清朝也得出个李朝,都是一回事。
宋朝想收复幽云十六州,甚至击败辽国,有国力基础。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装备有装备,要粮食有粮食。只要他敢拜将。选一名武将,给他兵、钱、粮以及便宜行事的权利,再许愿封侯,肯定能打下来,比赵光义御驾亲征管用的多。问题是这个将他不敢拜。打完辽国,他自立造反,最后国家的精兵全在他手里,回头还是把宋朝廷灭了。
不想武将、藩王造反,只能靠皇帝自己。而靠皇帝自己,宋明两代的领土面积是极限。再大,管理不了,太远。地方有事请示一下,来回半年,怎么治理?想打仗,又不敢用武将、藩王,只能皇帝御驾亲征。而有这实力的皇帝太少了,柴荣是一位,可惜死的早,没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任务。赵匡胤有一定实力,但到他这水平,恐怕也就是和北朝半斤八两。再降半格,到赵光义,已经打不过了。赵光义往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御驾亲征是不能想了。
皇帝没实力亲征,又不敢用武将、藩王,结果只能有一个:避战。尽量不打,被动防守。
宋朝的领土面积不大,战场离京城不远,朝廷不信任武将,但又有条件监控武将,麻烦大了。武将在战场上一举一动都要请示朝廷,不敢擅自做主,仗没法打。这样的体制必然导致武将在平时畏手畏脚,谨小慎微,随时揣摩上意,没担当不敢冒险。只有这样的武将才能留在体制内。等他们上了战场,能打胜仗,那是出了鬼。在战场上也不敢尽情发挥,要随时请示。
所以这里面的逻辑关系要捋顺:生产力落后,条件差,部队想远征,必须给武将足够的权利,不然仗没法打。而给了武将权利,他又要造反。所以才要抑制武将。可一开始抑制武将,国家的战斗力又下降了。战斗力不行,扶植武将,最后他还造反。死循环,无解。
宋朝的抑制武将是果,不是因。前因是武将总造反。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宋的统治者愚蠢、反动。
三国开始,打下了武将造反的底。对于中原王朝正常来讲,只能控制、治理宋明那么大的领土面积。再大,再往外扩张,需要加强军队,而一加强军队,马上要面临被军队反噬的局面。军事强了,版图大了,反倒崩塌的更快。北宋国祚167年,是他重文轻武的结果。如果他重武轻文,维持不了这么些年。五代十国的例子摆在那。
明朝领土面积不大,但想全部由皇帝自己掌握,都已经是不可能。他分南京北京,皇帝在北京。明朝虽然南方起家,但朱棣迁都以后,明朝是个典型的北方政权。皇帝对南方的控制力非常弱。李自成起义,崇祯困守北京,清军入关,这些重要事件全在北方。在大明朝最艰难的时候,南方没有什么比较有力的支援。没见过明朝南方有部队拼死过来勤王。
如果明朝在南京安排一个大权在握的武将、藩王,肯定不是这效果。但这个武将、藩王既可能带着部队来救驾,也可能趁机自立。还是没办法。流民起义闹的凶,蜀王曾经自己组织人马北上勤王。等流民散了以后,崇祯直接把蜀王扔进监狱。在那么危难的时候,统治者对给藩王、武将都是极其警惕。
把这些人控制起来,部队也就不能打了。
清朝的领土面积比宋明两朝大的多,他是怎么做到能控制这么大一个国家呢?同样生产力落后,怎么清朝能控制这么大的国家。很简单,大家在这里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清朝入关以后,是把满洲八旗基本上全内迁进来。然后就把关外封上了。关外的领土一直到西伯利亚,是无人区。
蒙古、西藏是自治,向大清称臣。
清朝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其实和明朝差不多。他也没实力控制更大的地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清朝在近代背了黑锅:卖国。清朝尽全力,同样只是能控制关内地区,连老家都没精力再多管,索性干脆封死算了。他“卖”的黑龙江以北地区,本来就是力所不能及,控制不了的地区。也是压根就没实际统治的地区。
清朝想经营好关外,还得派一位有能力的重臣,给他权利,等他把关外发展起来,自立为王......
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看着统一南北,一下子合并出比较大的国家。实际上他们北方的老家往往都是扔了。然后那里再不断的涌现出新的民族政权,再前仆后继的往中原进发: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洲......
欧洲的中世纪,城邦国家,面积都不太大,也都是受生产力的限制。道理一样,想扩张,还得封别人为王,最后他还是跟你决裂。
只有到了近现代,生产力提升、科技水平提升,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分权。将军只管打仗,钱归财政部,粮食归企业,弹药归后勤,征兵归地方,想要啥,立即给你送去,不劳您自己解决,连作战计划都有参谋部,再给你配个政委......到了近现代,国家才有条件把这些东西分开,在保证战斗力的情况下,又从根上避免了武将、藩王造反。但在古代,想打仗,这些东西必须全给他们。
而给了他们,造反!不给,挨揍!
清末,老百姓开始冲破封锁,闯关东,关外人口暴涨。人多事情就好办了,形成城市,能设立政府。再加上当时科技已经进步,电话、铁路都有了,政府有能力治理,到这时候,中央政权才算能依靠自己的实力,不依靠地方势力,有效控制更大的地盘。
古代条件不行,只能立藩王、派大将。这招还不敢使,只能放弃地盘,充其量实力的时候,驻扎点部队。
说简单点,在古代的条件下,军队只允许强到宋明这个程度。再弱固然不行,再强也不行。地盘也只允许大到宋明这个程度。再小固然不行,再大也不行。再强再大,自己内部就崩了。有些政权兴起的猛,看着很强大,但往往都是迅速灭亡。就是因为以当时的条件,根本支撑不起来太庞大的帝国,中央不能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标签: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