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犀牛历史 116 0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对土木堡之变的来龙去脉应该都十分清楚,由于朱祁镇过度宠信宦官王振,导致明朝50万精锐力量被屠杀,随行的50多位大臣被杀害,朱祁镇自己也做了蒙古族的俘虏。如果不是民族英雄于谦在关键是时刻力挽狂澜,明朝说不定就成为了另外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即便如此,后世多数史学家还是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到弱的转折点。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土木堡之变场景模拟(来源网络)

那么,为什么一场战役就决定了一个王朝的走向呢?仅仅是因为明朝的50万精锐部队被击溃或者皇帝朱祁镇被俘吗?小编感觉这都是历史的表象,并不是明朝开始衰败的真正原因。

首先,如果说因为损失50万大军导致明朝开始衰败,那么在古代那个冷兵器为主的年代,战争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口绞肉机,没有哪一场战争死的人少,而且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已经快速重塑了明朝军队。退一步讲,这损失的50万人虽然不少,但是相对于明朝而言,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这并不能给明朝带来根基上的动摇,最多就是战斗力的波动而已。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土木堡之变影视剧照

其次,如果说因为皇帝被俘导致明朝开始衰败,那么古代突然死亡的并不在少数,何况于谦在太后的支持下,很快就扶持了朱祁钰做了皇帝,抛开其他的不谈,就单纯地看执政能力,朱祁镇并不比朱祁钰好多少,甚至朱祁镇的能力还要弱上一分。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朱祁钰与朱祁镇影视剧照

如果不是这两个原因,那么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开始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土木堡之变引发的三个问题或者说矛盾,才是导致明朝巨变的根本原因。

第一,明朝积累了近百年的信心被击垮了。明朝自朱元璋创建伊始,在军事上对周边少数民族都保持着压制,尤其是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基本是追着对方打,朱棣更是先后多次亲征,打的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因此,明朝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在面对少数民族时都保持着强烈的自信心,但是随着土木堡之变的惨败,这种信心被彻底击垮了,之后在面对少数民族的入侵时,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出现犹豫甚至主张投降。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朱元璋影视剧照

第二,明朝皇室优质的教育传承被打断了。明朝的前几任皇帝对太子的教育工作都十分上心,朱元璋为了教育朱标倾注了大量精力,朱标不幸早逝,他又转头开始教育朱允炆。朱棣靖难以后,对朱高炽的教育也是十分上心,对朱瞻基更是没话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带上。但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朱祁钰与朱祁镇两兄弟忙着内斗,对太子的教育就顾不上了,明朝这种重皇子教育的传统自此给打断了。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的转折点吗?也是明朝各领域上升势头的拐点吗?

▲朱元璋与朱标影视剧照

第三,打开了君弱臣强的历史局面。土木堡之变之前,明朝无论怎么动荡,皇帝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子的功劳再大,也没有谁能够挑战皇帝的权威。但是土木堡之变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地位扶摇直上,太后与朱祁钰凡事都要与他商量,徐有贞、石享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也是自恃功高,对皇帝的决策肆意干预。而一旦出现皇帝不能完全掌控臣子的情况,那么这个朝代距离动乱就不远了。

标签: 土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