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大战发生在1619年,交战双方为:大明王朝 对阵 后金政权。
背景简介:
1583年开始,努尔哈赤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控制了东临日本海、西界明朝辽东都司辖区、南到鸭绿江、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等广大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我国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东北一部分+朝鲜北部+俄罗斯一小块)。修建了赫图阿拉城,于1616年正式建立了后金政权,年号天命,称金国汗,以赫图阿拉为都城。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先后攻占了抚顺城以东诸堡,侵扰抚顺、清河、以及支持明朝的叶赫部各寨。1619年,明朝派出杨镐坐镇沈阳,指挥明军8.7万人、叶赫一部兵马1万人、朝鲜军1.3万人,共计11万军队,号称47万,兵分四路,向后金政权的都城赫图阿拉挺进。
过程:
明军兵分四路:总兵官马林出兵开原,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抚顺,攻打西面;李如柏从鸦鹘关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东南面则让刘铤出兵宽甸,经凉马佃捣后,用朝鲜部队来帮助他。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谍报工作方面,尤为突出。明军出兵之前,努尔哈赤已经获知敌人的作战部署。经过分析,努尔哈赤决定利用地理熟悉的优势,采用集中兵力,各路分别击破的作战方针。
努尔哈赤认为明北路军、南路军的行军道路崎岖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先放置一边。派小股部队牵制西南方向的刘铤军,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在萨尔浒伏击明主力西路军。明西路军首领杜松,立功心切、轻敌冒进、孤军深入,把主力2万人的部队驻扎在萨尔浒,自己亲率1万人进攻吉林崖。不料遇到努尔哈赤主力部队,3万敌6万,终全军覆没,主帅杜松战死。
西路军被全歼之后,明北路军和南路军就都成了孤军。努尔哈赤首先向北,在尚间崖遭遇马林的北部军。马林得知杜松全军覆没之后,畏敌不前、结营自保。后金部队首战告捷、气势正盛,利用地形、居高临下,一举歼灭了北路军。首领马林仅带领数名随从逃走。
之后,努尔哈赤立刻移兵东南,迎击刘铤。刘铤部行军受道路险阻影响,未能按期赶到赫图阿拉,给了努尔哈赤时间。刘铤部战斗力极强,于是努尔哈赤采用智取。他部署主力部队埋伏在阿布达里岗,派人伪装成明军,手持杜松令箭,诈称西路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求刘铤火速进兵。刘铤不辨真伪,下令轻装急行。努尔哈赤一路设置残兵,引诱刘铤进入了包围圈,全歼敌军,刘铤兵败身死。
坐镇沈阳的杨镐,手里虽有一只机动部队,但却没有对各路军进行有效的策应。当得知杜松、马林两路军溃败的消息后,急令李如柏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此时仅至虎拦岗。得令后慌忙撤退,以致误把后金哨探的虚张声势当作主力部队的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千人。
总结:
此役,明军损兵四万五千八百多人,折将三百一十多人;后金部队乘胜追击,先后占领开原、铁岭,之后又占领沈阳、辽阳。萨尔浒大捷之后,后金政权得到巩固,对明作战也由战略防守阶段进入到战略进攻阶段。为日后的清兵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萨尔浒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