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犀牛历史 132 0

咸丰八年(1858年),中英、中法签订《天津条约》,按说只要一互换条约批准书,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可以结束了。谁能想到,就在这最后一道程序上发生了一场大波澜。咸丰帝对英法代表进京换约的人数、进京线路、停留时间做了规定,咸丰帝的这些安排即使用今天的国际法衡量,也是合法的。

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影视剧中的咸丰帝

但英法联军早已把清军看扁了。不仅完全不按照咸丰帝规定的进京路线,而且还要求全副武装进入北京,人数自行决定。因此联军在大沽炮台与清军发生冲突,联军开始暴力解除大沽炮台的障碍,此时负责大沽炮台的是蒙古亲王曾格林沁,任何一个国家怎会允许他国军舰驶入军事禁区?任何一个中国人怎能容忍他们这样的肆意妄为!大沽炮台的清军对英法联军发起了攻击,大败英法联军。

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大沽炮台

从事英法联军与彻底与清朝结仇,决定展开报复。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近2万人登陆大沽炮台。清军不是英法联军船坚炮利的对手,几乎全军覆没。很快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千年古都北京彻底暴露在西方列强的炮口之下。北京危矣!

怎么办?

首先提出咸丰帝去热河的是曾格林沁。

曾他建议咸丰帝“木兰秋狝”,就是出去避一避。

所谓木兰秋狝,就是秋天到热河(今承德)北部的木兰围场打猎,这是康熙帝确定的制度,乾隆、嘉庆都遵循不变。以此训练军队,锻炼尚武精神。

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咸丰帝动心了,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咸丰帝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作为一国之君,大敌当前抛弃宗庙、臣民、自己去逃命,天下人怎么看他呢?

咸丰帝宣布御驾亲征,实则“投石问路”。朝堂上立刻掀起大波澜。朝堂之上自然你一言他一语,这么重大决定肯定达不成共识。大臣对御驾亲征和木兰秋狝都不同意。

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肃顺集团决议要咸丰帝离开北京,前往热河避难。

肃顺问了北京城坊大臣两句话:一句是“大敌当前,有何准备?”答:无。第二句是“以京城现有兵力足以保卫北京吗?”一言不发,无法作答。肃顺立即安排筹备车辆、粮食随时准备护送皇帝离开北京。

咸丰帝是如何一步步逃往热河的?

影视剧中的肃顺

反对肃顺的呼声一片。各个亲王、郡王、群臣纷纷规劝咸丰帝万万不可丢下宗庙社稷北走热河。咸丰帝被逼无奈,只好表示:不走了,与北京共存亡。

八月初七晚,曾格林沁战败消息传来,守卫北京的清军几乎拼光老本,无力反击。兵临城下的时刻即将到来。

危机时刻肃顺决定——走!

第二天,八月初八中午,咸丰帝带着嫔妃皇子从圆明园东大门乘船启程,踏上了前往热河避难的征途。咸丰帝想不到的是他眼前这片秀美的皇家园林即将化为灰烬,而他也永远的与北京告别了。

参考文献:

喻大华,《咸丰皇帝》,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标签: 咸丰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