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写民国大历史

犀牛历史 190 0

  畅写民国大历史

   ——南通著名传记作家杨者圣写意

   当名利欲望使一些人走向热昏与疯狂,当浮躁心态使一些人愉悦于权钱的堕落与腐朽,有一个人却用人物传记拨动人们的心灵,用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感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象那些文学先哲们一样,用文字给社会以 “启蒙“,从而唤醒人、慰藉人,他的民国历史“情结“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文学境界和成就也许比不上他追慕的大师们,但同样富于人性,一样闪耀着神圣的光芒,这着实让人感动。

   杨者圣,一位不善言谈清瘦文弱的作家,在中国人物传记创作这块沃土上,是最为独特最具个性的成绩卓著者。说实话,我们不是从文学界对其作品不正常的炒作中认识他的,也不是在批评界对他的过分匡护和褒扬声中认识他的。对他的关注,是他那一本本人物传记所弥漫的民国时期的神秘氛围,那一个个民国历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灵魂,当然也有他那一篇篇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独特的“民国人物系列“。

   这就是杨者圣,引导我们走进民国大历史的杨者圣……

  一、掀开尘封历史深处的灵魂呼救,一个个鲜活的民国人物从历史后台推到文化研究的前沿

   历史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家伙,它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无法看清隐藏于其深处的生命真相。在20世纪初的中华民国,就有那么一大批充满神秘色彩的形形式式的民国人物。杨者圣引导我们的目光将他们一一定格,而且定格了整整一个世纪。在当代中国,研究民国史和民国人物的专家只有聊聊二十余位,然而能象杨者圣这样从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档案发黄的纸页中揭下他们的神秘的面纱,用传记文学这样的形式,穿越尘封世纪幽深的历史隧道,中国惟他独有,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民国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间谍学、家族史及民国文化研究的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文本。

   顺手翻开《胡宗南这个人》。抗战胜利前后,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共产党特工熊向晖将军打入胡宗南军部,与胡宗南及“军统之花“巧妙周旋,斗智斗勇,三人形成微妙关系,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职责,又无法摆脱相互间的感情缠绕, 三人始终在“怀疑--释疑--又起疑“的过程中较量着……待一切明朗时,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已是军机尽泄,兵败延安,终难称“王“。如果说这本书悬念迭起,险象环生,人物栩栩如生的话,那么当时打入胡宗南军部的共产党红色卧底高级特工熊向晖将军对此书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说明。熊向晖将军受周恩来派遣,长期潜伏胡宗南军部达12年之久。解放后历任国家安全部常务副部长、总参情报部部长以及驻英驻苏大使。他在潜伏胡宗南军部时,两次将胡宗南偷袭攻打延安的重要情报送到中共中央,致使延安免遭灭顶之灾……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共党史及国民党党史都没有记载。熊向晖也不记得这两次情报是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送出去的。然而,杨者圣在写《胡宗南这个人》时,研究分析了毛泽东、周恩来在43年内每天的年谱,研究了《毛泽东选集》《周恩来文集》等历史资料,得出了熊向晖的情报是在43年7月3日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送出的结论。书中的这一研究成果立即得到了熊向晖将军本人的认可:“此人对胡宗南确有研究“,也得到了党史研究专家胡绳的认同:“党的历史要补充史料了。“熊向晖据此在建党八十周年时写了那段历史的回忆录,并约见杨者圣多次交谈,两个忘年交在西安长谈20多天,向杨者圣提供了第一手最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拥有巨大的历史内涵,绝对经得起历史的反复咀嚼,这是他民国历史研究和民国人物传记创作成熟的标志,不久,我们就可以读到长达150多万字的《熊向晖口述史--国共两党情报战史的最大主将、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红色卧底特工》六本系列。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尽可能丰富地掌握民国风云生活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史实材料,是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传记小说创造的成功前提,但更为重要的,却是作家把握与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素材的眼光,以及实际过程中所能体现的悟性与艺术感受力。在这里,现实性或时代性的渗透,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总是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里,我不能不再一次地欣赏杨者圣的胆识和才情。说是再一次,是因为我曾经看过他写的《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 陈布雷是民国史上一个极具神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早年,他以“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的如椽之笔,投入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年,他步入蒋幕,充任蒋介石的文胆及“军机大臣“,在民国政坛上演绎出了一连串的“贤相“式的故事。国民党统治行将崩溃前夕,他仰天长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尽于南京城。这本书是杨者圣最为得意也最充满文采的人物传记,通篇以政论和叙事相结合。如果要写中国知识分子史的话,陈布雷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人物和话题,他的性格缺陷是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所接爱的是君主和君权思想的教育,他从而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鼓与呼的一支名笔,他的死,是死于一种历史文化。杨者圣在广泛掌握和深入研究《陈布雷日记》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缜密探索陈布雷人生59年心路历程的基础上,记述了陈布雷从出生、求学、办报,到进入蒋幕,走上政坛,直至自绝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被扭曲了的灵魂。

   人们欣赏《和平将军张治中》这本书,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鼓以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陈铁健等专家都对此有较高的评价。人物传记,历来不乏素材的收集。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却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岁月沧桑。因此,可成为作品题材的内容很多:或是探幽取胜的轶闻汇总;或是极尽夸饰的道德说教;或是朴实严谨的人生感悟。此时,作家的境界与技巧便在这选择过程中了然若揭:猎奇见其品味与心性的浅陋;夸饰显现他的功利与世故;严谨反映作家秉承传记传统、直面现实人生的悟性与胆略。如果以上述比照《和平将军张治中》,杨者圣在本书材料的选择与结构的安排上当属后者,他的谨严与深刻贯穿于全书始终。张治中将军是国民党政坛上一位独树一帜的人物,在其五十年戎马生涯中,信守不对共产党放一枪一弹的承诺,毛泽东称赞其“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杨者圣的《和平将军张治中》一书,依据大量史料,以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张治中。

   杨者圣在民国人物传记创作中所显示出的自我超脱力是惊人的,表现为与民国社会和政治意识的亲合,与其它专家作家对民国人物研究成果的疏离,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淹没在对民国历史的社会现实批判中,淹没在对民国政治的深刻领会中。《特工老板徐恩曾》这本书就显示出杨者圣独特的思维方法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以及对民国政治的深刻领会。徐恩曾,在当年堪称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和无线电方面的人才。他崇拜詹天佑,一度也做过“实业救国“之梦……但他却成了国民党中统特务局局长,统治中统特工15年,杀害了恽代英、翟秋白、毛泽民、陈潭秋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国民党中统组织是一个极其神秘的特务组织,它的特殊性,使许多铁幕没有被披露出来,而杨者圣在借鉴了上百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为了增加可读性,他在不失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作了适当的艺术加工,其用意无非是希望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状态下,阅读那段并不轻松的历史。

   看来,创作传记需要公允客观的态度,平静超脱的心理。传记不仅仅是一种文章体裁,更是写传者与被写者胆略、胸怀、精神、见识、气节等天衣无缝的契合。“诗外“的功夫不是写传记本身,而是对人生的实践与感悟。民国人物都历经过岁月坎坷,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作家能品味其历史人物一生之酸甜苦辣,能同感其悲欢离合,能奋其长歌当哭,亦能哀其身如飞鸿,随世俗之苟且。

   没有风格,就没有艺术。杨者圣是一位在创作上有风格的人物传记作家,而且他作品中那种朴实无华、夹叙夹议、政论性极强的创作风格,最具警世意义和收藏价值。

  二、变革大时代煽动民国历史“情结“,一部部“奇书“ 的历史纵深感体验出强烈的胆识和才情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传记文学仍愧对历史,愧对那些逐渐远去的历史岁月。研究民国史并写作民国人物传记的杨者圣其最粗壮、最坚实的支柱依旧应当是民国历史的风云生活。变革的大时代让杨者圣心中对它拥抱的热情一触即发,他的民国历史“情结“仿佛让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那热血贲张的心跳。在我们渐渐疏离历史的时候,杨者圣却带领我们还历史风云以天空的色彩与云流,还历史人物以表情与体温,使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历史,使历史又一次走近了我们。杨者圣的民国人物传记系列创作,证明了历史对于文学的永恒价值,拥抱它也的确是一种实实在在、沉甸甸的收获。

   民国史第一次闯入杨者圣的生活是在1979年,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集团军当宣传干事,他接触了我们无法接触到的民国时期的敌军档案、敌军资料。军事档案的神秘凝重和人物档案的鲜活灵韵深深吸引了他。而此时,他又对只在内部发行的领袖人物和世界各国首脑的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拿破伦、勃列日涅夫、希特勒等人的传记都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边看边收藏,在他转业那年,他在旧书摊上看到一套100多本的《文史资料合订本》,他毫不犹豫的花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下了。杨者圣在南通化轻公司工作,白天他是办公室主任,烦杂的事务缠绕着他,他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苦读,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活动,他单位的领导对他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民国时期复杂的历史背景、斗争环境以及人物的关系纠葛与政治分野,刺激、推动、催化了他的民国历史“情结“。

   历史之神不会容忍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传记作家中没有杨者圣。民国史的学习和研究,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怀。他阅读的兴趣很浓、很广,《中共党史》《国民党党史》他几乎都翻腾烂了,可以说民国时期每一重大事件的背景、时间、起因等他都烂熟于心,难怪一些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要聘请他去当教授研究员。掩卷以后,他每每发现一些描写民国人物的传记小说在史料方面都有错误,有的就是假史料。比如描写戴笠的书当年很多,但是连戴笠的简历、年谱都是前后矛盾出入很大,而且人物形象生硬。此时,他朦生了“我也可以写一写戴笠“的强烈欲望。于时他将表现国民党军统特工的曲折铁幕和人物之间的错综关系,都一一做了卡片,图书馆凡是涉及到军统的资料他都一一手抄下来,一次他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中有一段戴笠儿时在仙霞岭生活的描写,他看后背记下来,然后立即回家默写出,再到新华书店对照。两年时间,光戴笠的卡片就做了近万张。91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他铺开稿纸写下了他为之骄傲的民国人物传记写作生涯的第一笔。《特工王戴笠》的写作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但他不急于发表,而是又冷藏了一年,让思绪继续在民国的风云中去飞驰畅游,他觉得人物传记如何解决历史虚与实的适度结合,史与文的相互兼顾,以及如何在旧日的定论上,推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评价等方面,要下大功夫。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推翻了这部四十万字的作品,重新结构,重新创作。又近一年时间,53万字的《特工王戴笠》终于杀青。而此时,与戴笠同为军统特工的沈醉的女儿已出版了一本《谍海枭雄戴笠》。但出版社邀请了各方专家在比较了两部作品之后认为,杨者圣的《特工王戴笠》在揭示民国时代、环境、人际关系、戴笠人物内心情感心理历程及时代所赋予的印记,以及写作方法、传记风格上都有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杨者圣为此书历史背景的所有出处作了几千条注解,加之字斟句酌,一笔不苟,在创作上是极其认真严肃的。《特工王戴笠》出版了,这部民国人物的传记,在史意的推陈出新上,在艺术的追求探索上,那浓墨重绘惊心动魄的民国历史的场面,是杨者圣的首次尝试,他的成功立即引起史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此书至今再版11次,印刷18万册,但市场上的盗版却高达百万册,盗版书商们在“戴笠“身上狠狠赚了一大笔。

   如果说文学艺术是人类生活的缩影,那么我们最难忘的艺术形象,必定和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有某种密切的连带关系。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中的人物命运和性格的发展,如一缕缕横编竖织的经纬线,绘出了民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斑斓图景,使我们对曾经具有的历史有了深一层的理解。《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就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发迹史。号称“国民党政府财神爷“的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当年曾以私家财富之巨,位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并一度因此获咎而为众矢之的。迄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孔氏家族当年的发迹之谜及其暴敛财富之丑恶内幕,仍可谓知者廖廖。杨者圣广泛采用大量翔实史料以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叙写了孔祥熙、宋蔼龄夫妇的身世,其最初的发迹及其后的蜕变和堕落、其家族的最终形成及其历史影响;包括其敛财之术和身后凄凉等等,读后人们不难领教孔宋夫妇的精明处世、狡黠为人及其令人发指的贪婪本性;同时还可了解当年“四大家族“之间复杂微妙的恩怨纠葛,以及当时中国社会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在迄今为止反映孔氏家族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是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一部书。同样是描写“四大家族“的《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更体现了作家对历史真实的冷峻观察和深刻思考,杨者圣以丰殷翔实的史料、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几近一气呵成地述说了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裁、财政部长、商业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的宋子文在26年从政理财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又重点突出、浓墨挥洒地铺写了宋子文发迹于广州、雄起于武汉、运筹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韬晦于香港、暴敛于上海以及折冲樽俎于美英之间的桩桩情事;广角度、多方位地揭示了包括宋子文在内的国民党高层人物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的种种丑行,它使我们明白,历史就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的,如一条波涛汹涌、暗礁密布的河流曲折地翻卷着向前奔流不息。而在《国民党教父陈果夫》一本书中,杨者圣从多角度大批量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以陈果夫所代表的整个陈氏家族脐身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列,对陈氏家族作了堪说全面的描述,在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建立之初,以及其后在中国大陆长达22年之久的统治中,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当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国民党之教父“ ,

  作家拨开笼罩在陈果夫一生岁月中的重重迷雾,拂去掩盖人物性格魅力的诸多琐屑浮华,简洁扼要地勾勒出一个在风起云涌的变革背景之下,民国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形象,包括陈果夫的出身、人品、个性、学问、文章以及最后的进退荣辱等,作了堪说全面的描述,也是作家为主人公的人生境界作的最精彩的注释。

   相信“文如其人“,是指真实的人和他真情所至产生的作品,在本质上必定一致。与杨者圣交谈,你会为他的民国史知识的丰富而感到惊讶。问起他的创作理想,他会告诉你:“我要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传主,真实的民国史,真实的中国现代史。这段历史是中国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中华民国的腐败是一个王朝兴衰的缩影“。杨者圣以充沛的精力和创作热情,以一年一本的创作速度对民国历史以深沉感悟和冷静透析,杨者圣看上不是一位很儒雅的书生,甚至我从未感到他身上有“历史的苍凉感“。但是如果没有相当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构筑不出这种深邃的意境来的。他的每一部书几乎都要被全国的一些报刊所转载,台湾一些出版要买断他书的所有版权……

  阅读杨者圣的“民国人物系列“,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三只眼:一只历史之眼,它使我们犀利;一只艺术之眼,它使我们多情;一只时代之眼,它使我们伟大。

   这也是杨者圣,畅写民国大历史的杨者圣……

  链接一: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传记小说:

  《特工王戴笠》(1993年)

  《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1994)

  《国民党教父陈果夫》(1995年)

  《胡宗南这个人》(1996年)

  《特工老板徐恩曾》(1998年)

  《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1999年)

  《和平将军张治中》(2000年)

  《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2001年)……

   (天明)

标签: 民国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