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郭嘉的死最可惜,如果郭嘉不死,就会参与赤壁之战,就会协助曹操打赢赤壁之战,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三国,只有大一统的魏朝,但是,郭嘉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谋士而已。
曹操身边又不止郭嘉一个谋士,程昱、贾弱都看出曹操不宜发动赤壁之战,只可惜曹操不听,当时的曹操头脑已经发热,就算是郭嘉在,又有多少把握能把曹操从头脑发热中拉回冷静的状态呢?再说了,曹操的对手那边,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也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所以,即使郭嘉活着,也很难改变历史。
郭嘉与曹操
有人说周瑜的死量可惜,如果周瑜不死,刘备就不可能借到南郡,也就不具备发展的潜力,周瑜还建议孙权攻取益州,全据长江以南与曹操对峙,那样的话中国历史上也可能没有三国,而是南北朝。
但从周瑜当时的战略来看,他软禁刘备,夺取益州的战略是不现实的,在曹操这个强大敌人的威胁之下,周瑜这一方是不能和刘备大规模火拼的,也不可能轻易拿下益州,一旦如此,那就是曹操统一天下的绝佳机会。
况且刘备这个人,绝对不是容易消灭的一个势力,在北方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刘备都活了下来,曹操都搞不定刘备,周瑜也没有可能消灭刘备,周瑜的战略很危险,会让孙权陷入生死存亡的境界,所以周瑜不死,也改变不了历史。
周瑜
三国历史上有三个人物死得最可惜,分别是:关羽、诸葛亮、曹睿。
1、关羽
关羽的死是因为襄樊之战的失败,同时被东吴偷袭了荆州,前线战败,后方丢失,这种战况之下,任何名将也没办法活下去,但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一度打得曹魏政权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
襄阳、樊城相继被关羽围攻,征南将军曹仁龟缩樊城,顾名思义,征南将军本来应该是代表曹魏向南攻打的,结果关羽却是主动攻击,曹仁不敌关羽,于是只能采取守势,之后于禁率领的七军与庞德也被关羽击败,关羽俘虏于禁,斩杀庞德,一同被俘虏的还有七军成建制的三万多人,这是曹魏政权成立以来,遭受的最大损失,没有之一。
关羽败走麦城
关羽的战绩,史书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这就是“威震华夏”。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之下,三国鼎立一定是两个势力弱小的政权联合起来,抵御势力最强的政权,也就是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抵抗曹魏才能存活,但是关羽的强盛,却让这种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导致最强的曹魏与第二强的东吴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势力最弱小的蜀汉政权。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汉中之战,曹操败了,刘备赢了,上庸之战,刘封、孟达赢了,攻占了曹魏的上庸三郡,襄樊之战的前期,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蜀汉当时处于了种实力的疯狂上升期,再加上刘备也在这一年称汉中王,把自己放在与魏王曹操同样的地位,也就表露出刘备的政治野心了。
表面上是关羽强盛,蜀汉军事力量增强,但实际上论实力,蜀汉实力是东吴的一半,是曹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蜀汉在当时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并不断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给了孙权和曹操一种蜀汉将要崛起的感觉,这也是两强联合起来对付一弱的原因。
关羽威震华夏
而这一切的高峰就是关羽的威震华夏,这直接给了曹操极大的威胁,关羽一旦拿下襄樊,就打开了通往中原的大门,襄樊以北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了,关羽可以从襄樊北进,直捣许都、洛阳、邺城。
但偏偏在关键时刻,孙权与曹操暗中勾结,然后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关羽丢失后方,后方一丢,前线的士兵也就没有军心继续作战,所以关羽的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或者关羽保住了荆州,那三国的历史绝对要改写。
如果关羽不丢荆州,即使打不下襄樊,也不会身死城失,哪怕关羽以汉水为界,与曹魏隔汉水对峙,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形势,这样对蜀汉来说,仍然还有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机会,同时也没有后来的夷陵之战与刘备提前病逝了。
襄樊之战示意图
而关羽被杀的当年,曹操去世,如果关羽不死,对蜀汉来说,又是一次北伐的良机,而且这一次成功的机会非常大,因为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将要实现,关羽从荆州北伐,刘备从汉中北伐,曹魏政权是很难抵抗的,一旦成功,三国可能不再是三国,而是二国鼎立了。
所以关羽的死非常可惜,直接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衰弱,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刘备的惨败,以及刘备的提前病逝,甚至张飞的死也与关羽有着间接的关系,关羽之死也是三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蜀汉失去彻底失去荆州,同时失去的还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二、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死得最可惜的人之一,作为蜀汉的实际掌权人,诸葛亮完全是靠个人能力弥补了蜀汉政权实力不足的弱势,在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之后,短短5年的时候,就让蜀汉具备发动进攻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在整个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不足三人。
诸葛亮与刘备
诸葛亮时代的蜀汉,在曹魏政权与东吴政权眼中,完全已经没有威胁了,自从刘备病逝后,东吴与曹魏开始了一系列的南北争霸,谁都没有在乎那个弱小的蜀汉,都以为蜀汉的将来就是苟延残喘了,但是诸葛亮的出现,让三国争霸的历史变得精彩起来,也变得更加不确定了。
诸葛亮对内以法治国、鞠躬尽瘁,对外五次北伐、死而后已,最终病死在了北伐的战场上,在整个诸葛亮北伐时期,强大的曹魏政权一直只有招架之功,而没有进攻之力,让天下为之震动,本来不屑一顾的蜀汉政权,居然在三国初期成为最强势力曹魏的最大的敌人,这恐怕是出乎所有意料之外的事。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魏明帝曹睿的神经一直就紧绷着,不断调兵遣将,并且坐镇长安指挥,可见对诸葛亮的重视,蜀汉虽弱,有诸葛亮的蜀汉就不弱了,直到诸葛亮去世,曹睿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而作为三国第二大政权的孙权从来也没有让曹睿担心到如此程度。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去世后,曹睿居然解脱了,不仅不让司马懿趁机灭蜀,反而开始了享受了,这与他刚开始英明睿智的表现完全不同了,曹睿不仅大修土木、宫殿,而且开始沉迷酒色,这都是没有诸葛亮的解脱,可见诸葛亮对曹睿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诸葛亮不死,三国将会更加精彩,哪怕北伐不能成功拿下关中,但诸葛亮的存在就给了曹魏政权极大的压力,可惜诸葛亮死在了第五次北伐之时,如果多给他十年时间,他能创造出更多的成绩,因为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已经开始尝试在前线屯田,这是准备将北伐长期化,同时以解决粮食问题。
如果诸葛亮这种做法成功,能够就地解决粮食问题的话,曹魏政权将永不得安宁,一旦哪一天犯了错误,就会被诸葛亮所抓住,三国历史也有可能改写,可惜了,诸葛亮这种千年一出的人才,生不逢时,未能成就大业。
诸葛亮与刘禅
三、曹睿
魏明帝曹睿只活了36年,对于皇帝来说,这个寿命算短的,只知道他是得病死的,他的父亲曹丕活了40岁,他的爷爷曹操活了66岁,比较一下,就知道曹睿的寿命太短了,不仅寿命短,而且还没有后代,曹操有25多个儿子,曹丕有9个儿子,而曹睿呢,活下来的一个也没有。
曹操打下了江山,曹丕建立了帝业,曹睿只是个守成之君,以能力来看,他的能力不亚于曹丕,能够在弱冠之年就能独立亲政,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曹睿也算一个英明之君,但他死得太可惜了。
曹睿一死,仅仅十年时间,政权就落入司马懿之手,再过了16年时间,司马炎就取代了曹魏政权,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曹睿的去世,司马氏才能夺取曹氏的政权,曹睿如果多活十年时间,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情了。
曹睿与曹真
司马炎所建立的西晋王朝,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朝代,不仅大搞分封制,而且选了一个不合格的接班人当皇帝,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贾后乱政、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因为西晋政权的政治制度,如果是曹魏政权仍然存在,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曹睿的死。
甚至可以说,曹睿如果多活十年,就是三家归魏了,魏没有分封制,即使内部有权力斗争,也不会形成八王之乱那样的乱世,也就没有司马氏啥事,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了,汉人不会在北方被胡人杀得要灭族了,只能衣冠南渡到长江以南生活,所以说曹睿的死很可惜,明明可以迎来一个盛世,却因为早逝,而导致华夏的一个灾难。
标签: 诸葛亮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