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喜欢诸葛亮多一些,毕竟经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刻画,诸葛亮在大众心中是个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对不起,我还是喜欢司马懿多一点,我觉得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
军事上讲究攻与守,而诸葛亮基本上是进攻多一点,而司马懿则防守多一点。我想这一点也是造成大家喜欢诸葛亮和看低司马懿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要让两个人一决高下,那么我们就看看他们两个在战场上是如何用兵的,比较完大家就知道谁更胜一筹了。
公元231年,诸葛亮进军天水,在祁山包围魏将贾嗣、魏平。明帝曹叡派司马懿为大都督解救(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战略目标,解救岐山被困魏军,击退诸葛亮的蜀军。司马懿行军前料到诸葛亮会有围魏救赵的埋伏,于是没有采纳张郃的建议采用分兵,而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在渭水和诸葛亮展开厮杀。诸葛亮惧兵力悬殊,遂退兵至卤城,据山断水,迎战司马懿,后司马懿集中优势兵力攻打,破蜀军,斩获敌军万余。
这次战役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第一次交锋。司马懿在这次战争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指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完成了开战前的战略目标,击溃蜀军,破坏了诸葛亮的一次北伐行动。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二次交战是在232年,战场地点五丈原,基本还是原来的交战地点。这次战役是诸葛亮做准备最充分的一次。诸葛亮出斜谷,孙吴进军合肥,双管齐下。司马懿在战前力排众议,打破吴军怯战的防守态势,将大军直接渡过渭水,驻扎在渭水南岸,这样也减少了沿岸布防容易暴露弱点的几率,变被动为主动。迫使诸葛亮在南岸再出新招。况且背水扎营,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兵法一大精髓。诸葛亮后来果然谨慎的选择了西上五丈原。诸葛亮急于决战,而司马懿守而不出。甚至在诸葛亮送女人衣物以羞辱时,司马懿也没有改变原来的战略构想,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也给这场战役增添些许悲情。战役结束,吴军被魏军一路分兵击退,蜀军粮草不济,撤军。至此战略目的达到。
其实司马懿对诸葛亮看的很透,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司马懿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由于诸葛亮早逝,而司马懿又异常的能活(72岁),所以两人在战场上交手并不多。兵者,利器也。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战的过程当中始终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善守,终于在战争结果中没有处于下风,在不经意间也改变了战局,改变了整个三国的战争态势。
当然,诸葛亮的用兵之道也是举世无双的。但是像《三国演义》那样描写的就有些扯了。像什么火烧赤壁,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我觉得历史还是要还原它的真实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史为鉴,才能不断进步。而不是以讹传讹,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抹黑和拔高历史人物。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答案,我都写了出来。有异议请留言。我们共同讨论。谢谢!
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轻轻点赞,手有余香!
标签: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