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可以说非常恰切。近两千年来,帝王将相,都把诸葛亮作为忠臣贤相的标杆,文人学士,则把他作为修齐治平的榜样。
诸葛亮志向高远,不随庸俗。他很小亡父,跟随叔父蹍转荆襄,后叔父去世,他与弟弟就躬耕陇亩,自谋衣食。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遍访名师,刻苦为学。他自比管仲乐毅,相信明君贤臣,定会风云际会。诸葛亮智谋深远,功业卓著。他未出茅庐,就为刘备献上隆中对,预定了天下三分;也正是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精心治理下,漂乎半生,居无定所,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才称霸群雄,三分天下有其一,蜀汉也才得以一步步建立并巩固。诸葛亮面对刘备穷困,不离不弃,辅佐幼主,鞠躬尽瘁。刘备起身寒微,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有一颗匡复天下之心,诸葛亮正是感其心知其志,不以其困顿,毅然感三顾之恩,终生跟随刘备,为其拼搏为其劳,从无叛离之心。白帝托孤,刘备深知幼子刘禅智弱,不足成就大事,嘱托诸葛亮不行“君可自代”时,诸葛亮马上叩头出血,愿肝脑涂地,尽心辅佐,以报答刘备。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辅佐刘禅,为蜀汉安危,为克复汉室,南征北伐,日夜费心,切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公忠为国,鞠躬尽瘁,感动了一代代的后人。唐代杜甫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名句,宋代陆游写下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名句。清代学者则更进了一步,说诸葛亮“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意思是:诸葛亮自西汉、东汉以来没有匹敌者;夏、商、周之后,诸葛亮是第一个杰出人才。不仅后代人崇敬诸葛亮,就是同时期的三国时代,崇敬诸葛亮的就大有人在。特别是吴国的君主孙权,也是一个诸葛亮的粉丝。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这样评价诸葛亮: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在宋代编撰的《太平广记·俊辩》中孙权评价诸葛亮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孙权敬重诸葛亮,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孙学习诸葛亮,因此他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起名孙亮,寓意他将来也能像诸葛亮那样睿智有治国才能。
标签: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