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能在各朝各代都被敬仰?

犀牛历史 201 0

诸葛亮在古代四大名相中,虽然没有为刘备取得天下,但他却为万世所敬仰。从三国时期开始,后世每朝每代都视卧龙先生为偶像,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杜甫、还是岳飞,或是陆游,对于诸葛亮那更是由衷的敬仰,唐宋时期就被列为武庙十哲之一,到了明朝,一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将诸葛亮在民间的传说集于一本,广为流传。现在,有一些人试图贬低诸葛亮,说诸葛亮是被宣传和吹捧出来的,但是这些言论并不会影响诸葛亮在民间群众心中的形象,敬仰之心依然不减。

为什么诸葛亮能在各朝各代都被敬仰?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建安十二年,27岁的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蜀建兴元年,刘备兵败白帝城,托孤于43岁的诸葛亮,刘禅即位。蜀建兴十二年,54岁的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积劳成疾,病故于五丈原。

为什么诸葛亮能在各朝各代都被敬仰?

在诸葛亮的前半生,他跟随叔父来到了荆州,因为他兄长诸葛瑾已经在东吴名扬天下了,其他的诸侯也希望能得到诸葛亮的辅佐,虽然有着极其显赫的人际关系,但他并没有动用关系去谋个一官半职,而是“躬耕南阳”,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同时也心怀天下,等待着一位明君来实现他的抱负,这才有了“隆中对”的出现。

然而此时的刘备实力太过于弱小了,连一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兵不过数千,将不到十员,仅此而已。而诸葛亮要做的是辅佐刘备去打江山,先后消灭刘表、刘璋、曹操、孙权以及西北军阀,这难度可想而知有多高,说是逆天行事也毫不为过。但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大勇。从这开始,借助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刘备从新野开始,夺荆州,战赤壁,取西川,成就天下三分之势,这是大智。

从帮助刘备匡扶汉室到蜀汉辅佐刘禅,诸葛亮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神话,君不疑臣,臣不负君。先主的“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主废丞相杀李邈,大力提拔诸葛瞻,表明了都极为尊重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持身清正,为先主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受托孤之后,他以臣行君事而不觊觎大位,所谓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摄政之后,诸葛亮官居丞相,如此高位,他却没有多少财富。《三国志》的记载:“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不单是千古忠臣的楷模,而且还是千古清官的典范!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殚精竭虑,穷尽其才华,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什么诸葛亮能在各朝各代都被敬仰?

诸葛亮在政事军事之余,也给世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一篇《出师表》感动人们近两千年,也有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所以说,虽然诸葛亮一生匡扶汉室,未能实现其抱负,但是他的忠诚、智慧,真正的德才兼备,受到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仰慕!有道是:“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

标签: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