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空斩》是一出戏,不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恐怕是真的。因为马谡的确丢失了街亭,诸葛亮斩杀马谡留下几滴泪也是应该的。
据《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命马谡都督诸军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被张郃打得大败,因而丢掉了街亭。
陈寿先生惜字如金,没有明确记载,马谡如何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如何举动失宜。结合《三国演义》来看,诸葛亮也没有明确要求马谡在哪里驻扎,只是特别叮嘱副将王平,一定要在要道之处下寨。并且说只要守住此地,就是取长安的第一功。
那么,问题就来了。马谡没有在要道扎营驻守,而是跑到了山上躲了起来。这是否就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呢?
01
马谡去街亭干嘛去了?
诸葛亮说街亭是一个既无城郭也无险阻的地方,那为何诸葛亮一定要守呢?
为了证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罗贯中先生提前作了铺垫,从司马懿口中说出街亭的重要性,此乃咽喉之地,只要断其粮道,诸葛亮不战自退。
诸葛亮的粮道在哪里呢?
诸葛亮从汉中出兵,大军屯于祁山,街亭远在汉中西北、祁山正北。难不成诸葛亮要从南安、天水、安定魏国三郡补给粮草吗?这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是想从斜谷取长安,派遣马谡守街亭的目的是避免司马懿派遣军队从街亭、祁山方向,抵达汉中,绕道诸葛亮大军背后,切断从汉中给诸葛亮大军补给粮草的要道。
这是很厉害的一招,马谡不在要道扎营,拦阻张郃大军,却躲到山上去了。如果张郃直接放弃与马谡纠缠,直奔汉中,这很危险,诸葛亮的如意算盘岂不就打错了吗?
可偏偏马谡很傻,跑到了山上,而张郃更傻,不是直接放过马谡直奔汉中,反而是要围困马谡。这令诸葛亮没有想到,超出了意料之外。
在豹眼看来,马谡还是很聪明的,是有想法的。
如果张郃真的像司马懿、诸葛亮这些伙计安排的那样,张郃直奔汉中,那么马谡下山跟在张郃屁股后面,断绝了张郃的归路和粮草的补给,然后与诸葛亮大军前后夹击,张郃就不得劲了。
02
事出意外,张郃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套路出牌
没想到张郃不仅不听诸葛亮的,甚至司马懿的安排也不听。到了街亭就不走了,不去断绝诸葛亮的粮道,却要围困马谡。
这不刚刚好吗?马谡成功的拖住了张郃,让他不能通过街亭,去断绝诸葛亮的粮道,岂不是很好呢?
再看一下诸葛亮的安排,派遣给马谡二万五千人守街亭,又令高翔带一万人守列柳城,又唤魏延领本部人马,至少五千,屯于街亭之后,决意要让街亭万无一失。
诸葛亮咋就这么任性,家里开矿吗?就那么一点兵力还要撒芝麻盐似的。
这个安排看似天衣无缝,其实是漏洞百出。本来就兵力不足,还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岂能不败?
既然知道高翔不是张郃的对手,那叫他去干嘛呢?知道魏延很厉害,非他不能对付张郃,为啥最后才想起来让他去呢?
史料记载北伐之前,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奇谋,罗贯中完全采用了《后汉书》记载的魏延具体的计划建议,诸葛亮没有采纳。诸葛亮就因为这个原因,不把守街亭的重任委托给他。
可最后交战的结果是,张郃五万人马对阵马谡、王平、高翔、魏延四万,在被四路围攻的情况下,依然把他们打得大败。
虽然马谡等被打败,但毕竟张郃没有能够断绝诸葛亮的粮道,而且从战役描写的过程来看,马谡驻扎山上还是很正确的。
张郃围困马谡,王平、高翔、魏延从外围再包围张郃,里外夹击,让张郃腹背受敌,这岂不是很好的策略吗?
但是,高翔不行,魏延又不很卖力,他们能够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03
马谡就是一个冤死的鬼
街亭一战来看,诸葛亮整个部署就是错误的。战略部署错误,不管战术如何得当,很难取得战役的预期效果。
马谡驻扎在山上没毛病,如果他在陆地驻扎死的更惨,恐怕不用让诸葛亮为难,在街亭就被张郃杀死了。
不要说诸葛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派遣给马谡二万五千人马,即便有,在陆地被张郃围困,还能有生路吗?很可能马谡、高翔、魏延被张郃各个击破,几无生还。
马谡违背节度该杀,不听号令岂能容忍。但马谡在山上扎营没有大错,这恐怕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马谡也不会因此而被杀。
战略得当,战术失误,可能导致局部的失败;但战略失误,无论战术如何得当,只能保全局部,不会改变整个战役失败的命运。
奇迹是有的,但之所以出现奇迹,是因为奇迹出现的概率很小。
如果总是战略失误,靠几个小战术得当,就屡屡取得成功,那还叫奇迹吗?
失掉了街亭,整个战役就失败了,无论在山上扎营多么正确,都已经毫无足道。因为任何战术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有一些漏洞。失败了,就往往会过分扩大它的漏洞,反而把它合理的地方给忽略了。
许多人对马谡失街亭特别感兴趣,豹眼一向认为诸葛亮智慧超人,总想找到诸葛亮一定要守街亭的原因,可实在是找不到其合理的地方。这也是豹眼总想回答这一类似问题的原因所在,找不到理由,豹眼永远在纠结中。
标签: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