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依然坑洼坎坷

犀牛历史 141 0

世界依然坑洼坎坷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后感

  出版商的小把戏

   读这本书之前,我前两年就听说,美国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值得一看,可到书店购书,才发现同一作者,竟有所谓姊妹篇两本同名汉语译作,一本是2005年畅销全球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另一本是《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其实后一本的书的本名是《理解全球化:“凌志汽车”和“橄榄树”》,该书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的专著。之所以也叫做“世界是平的”,无非是该书在经过中国出版商的手时,被使了一个“狸猫换太子”的书名“掉包计”,借前一本书畅销托市。据说在中国《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两个版本,这让我在书未开启之前就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商业味道。作为一个文化人,我当然希望汉语翻译应具备基本的学术严谨性。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样“张冠张戴”“处理”同一作者不同的书,有易给读者造成混淆的方式,本身既体现“全球化”市场经济对中国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传递了“世界是平的”某种中国特色。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理念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加以改造的事例在现代化进程中比比皆是,无非这个“山寨版”手法有点让人不好接受。中国的出版商先为我上了一节“市场营销”案例课。

  记者还是经济学家

   只要随手翻翻,或断断续续看一些章节,便可得出一个结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从一个记者的视野来评述的。可是,很多读完了此书的人偏偏固执地认为,作者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谈论全球化问题。我的一个朋友,是某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的博士生,也认为该书是令其头大的经济类著作,这让我感到吃惊。也许,很多人忘了作者的职业。

   强调作者的记者身份,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细节,一些被我们误读的细节。更重要的是,我们就能够理解“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命题,还是一个意识形态话题,一个传播学课题,一个文化问题。传媒也是一种体制,传媒“网络化”、“民主化”趋势造成传播业者的强势话语,在当下,有时候作用比政府还强大。也许,我们的记者还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但是,我们却很需要这样一个俯瞰全世界的视野。当然,这个家伙有机会游历世界各地、和不同肤色的美女进餐、差不多拿着世界上最高标准的稿酬,动不动就说一个普通读者连知道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地名来忽悠视听。但是,中国传媒改革考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北京、广州这些报刊和电子、网络媒体发达的大都市。中国的记者群体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问题在于,即使是那些整天报道国际政经新闻的中国记者,至今仍缺乏一种全球的视野,缺少一种世界在我眼中的高度。这,其实也是思想的缺失。

   我不是记者,但是我很希望看到我们能有这样的记者,因为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很需要这样的一批人了。你没有看到吗?中国人已经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读书、旅游,务工,对发达国家消费者而言,中国制造的产品早已不可或缺,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我们能没有一批着眼于全世界的记者吗?

  全球化问题

   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界定这本书的价值:一本宣扬创业要从娃娃抓起的励志读物、一部推动国企MBO或者环境保护主义的倡导书,或者是,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然而在我眼里,该书的主要意义还是在于全球化问题的阐述: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平面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

   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感同身受。在过去年代,要是云南发生旱灾,对相邻省份天府之国四川的民众生活就没有多少影响。可今天远在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发生金融危机,立即就重创此岸广东东莞的制造企业;而东部浙江义乌某个厂家裁员,可能不到十天就会降低西部甘肃乡村某个村民全家的生活质量。连法国戴高乐机场候机厅坍塌,都会砸死两个派去进行商务销售的中国人,索马里海盗抢劫,也会殃及中国货船。此次金融海啸,全球就很难有一个角落独善其身,无非波及有轻重缓急之分。从前贵州人爱吃“花江狗肉”,新疆人爱吃“烤全羊”,光是广东一省,潮州菜、粤菜、客家菜以及各种小吃就千差万别,可如今很多偏远的县城都有一模一样的“麦当劳”,在拉萨八角街跟巴黎香榭丽大道都可以品星巴克咖啡、喝可口可乐,形同美国食品复制。信息全球化最明显的两个例子,就是美国“9.11”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即时滚动播报,在20年前,人类根本看不到任何大灾难的“实况转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而远在他乡不同肤色的观众都因“目睹”而刻骨铭心,内心受到强烈震撼。1971年,当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技术发明时,这封信的接收者跟发件人是同一个人,只是从这台计算机发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而到2008年11月,全球已有15亿人使用互联网,发出的电子邮件难以统计。在30多年前,中国诗人北岛用《生活》为题写了一字诗:网,寓意我们生存在一个被束缚的世界里,可“网”早已被“解构”,成了人类相互沟通最快捷的渠道。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被称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互联网总统。

   不单是技术分享,全球化同样带来文化一体化。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在柏林墙倒塌之前两个阵营对峙的年代,根本无法想象。开会穿西装扎领带,熬夜看世界杯足球比赛,动漫、卡通乃至80后流行的“青春写作”、“玄幻小说”,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文艺创作,无一不阐释“世界是平的”。因此电影《英雄》不再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来讴歌“士可杀而不可辱”、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反而让刺客“无名”给出结论说“秦皇不可杀”,为了“天下”。这个“天下”的潜意识就是“全球一体化”。连美女观念,年经人也不再看好“窈窕淑女”,强调性感,或骨感瘦高的“衣服架子”模特。

   从马克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到建立中国特色和谐社会,无疑都指向那么一个华丽的未来,并多多少少地希望达到的一种在地球上消灭差异走向大同的愿景,这其实也是一种“全球化”理想。托马斯的“世界是平的”,在我看来就代表着现在最为强势的美国意志下的“全球化”。就算全球化是好的,不等于英美建立的所有摸式也就是最好的;民主是好的,不等于英美推动他国民主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好的;为全球化做出权衡取舍是应当的,不等于英美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可能的矛盾是全球化遭遇的现实困境,在托马斯的书中却并没有深入讨论,托马斯将英美模式和全球化天然无缝镶嵌在一起,用无数故事加以宣扬,这让我想起了《圣经》的书写方式。信基督得永生,信全球化得发展,这是托马斯《了解全球化》的核心观点。

   不知为何,今天的“全球化”总让我联想起大唐鼎盛时期的全球化、成吉思汗铁蹄推动下的全球化、罗马帝国血腥旗帜的全球化,凡此种种。历史上记载的一次次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过程,让我对“民主”和“集权”这一走到极端就彼此靠近的两个东西都心存警惕:从激进到保守,从美国到印度,从柏林墙的倒掉到萨达姆的蛊惑口号。经济、技术、信息的全方位民主化很可能将导致世界的同质化和文化的单一化。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其实也是拉登所代表的另一种文明的极端主义让象征全球化的双子星座倒下,其后的阿富汗战事,伊拉克战争,最近的以巴冲突,特别是金融海啸,使人们开始关注全球化更多的内涵:商业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地缘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制衡。如今,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世界是平的,却依然坑洼坎坷,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世界秩序的再塑造》一书中宣称新世纪“将成为文明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本书中断然宣布那样“错了”。并非“在全球化世界,所有的朋友和敌人都变成了‘竞争者’,”战斗仍未有穷期。

   被封为“全球化教主”的托马斯没有回答“第三世界如何全球化”如此艰深的问题。他那些烫手山芋丢给了大众,并因此在大众心里种下了各式各样的种子,这也许才是托马斯希望写这本书的真正用意。我们用要求耶稣的方式去要求一个代言的使徒,这或许是我们错了;但他这个使徒,为什么要将耶稣的荣耀顶在头上?

  凌志汽车和橄榄树

   很多读者也许和我一样,最想先知道的是为什么他把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罗列在一起?

  当作者参观凌志汽车生产线的时候,他被那些机器人迷住了。该厂一天生产300辆汽车,66名工人,310名机器人。

   其实,世界都很佩服日本人的战后的经济奇迹。作者感触,当二战之后的世界进入冷战,为所谓的橄榄树而计算着你我的时候,小小的日本却在废墟上制造着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新干线火车和世界上最豪华的汽车,而且用的还是机器人。

   “凌志汽车”是全球化的典型代表,“凌志汽车”代表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产品、更激烈的竞争、更自由的资本流动、更广泛的合作以及更尖端的科技,它将人们带入一个对全球化经济理解新的道路中;相对于这种理念,“橄榄树”则代表家庭、民族、地区性、独特文化等更为传统的因素,它们为人提供内心需求中稳定的一面。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本书中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在书中说,我突然发现,凌志汽车和橄榄树实际上就是冷战后时代最好的象征:半个世界专心致志地在全球化体系中繁荣他们的经济,一心一意地搞着现代化效率化和私有化;而另外半个世界,有时是同一国家的一半,有时是同一人的一半,仍在最终由谁占有那些“橄榄树”而战斗不止。因为“你不能单独一个人生存……你毕竟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并扎根其中,是‘橄榄树”丛的一根小枝”,“如果忘记了我们属于谁,那么我们之中某些深刻的人性也将丧失殆尽”。而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有在全球化浪潮中守护并光大东方文明和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责任。

    如果冷战时期最明显的不安是在固定和稳定的世界里,被你十分了解的敌人所击败,那么在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不安,就是害怕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且感觉不到的敌人所带来的迅速变化——你的生活会在任何时候被无形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所改变。

    在冷战时期,我们有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热线——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被分开了,但至少两个超级大国还负责任。在全球化时期,我们有因特网——它是一种标志,表明我们都连为一体,但没有负责。

    在冷战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的导弹有多大?”在全球化时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调制解调器有多快?”

   合上书本,我不禁感慨,尽管有些人不喜欢全球化这个论调,但是,作为一个现象和一个趋势,它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更有,中国作为新兴的崛起中的大国,在世界经济市场和政治舞台上,如何加快全球化进程,参与并分享一个大国应有的那一部分掌控权利,今后到底该如何迈步才能够走好呢?我们有着大国的仁治风范,我们有着冉冉上升的综合国力,但是,我们在某些方面却不得不蜕变的无比脆弱。全球化的课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怎样的一场考试,我们如何答卷呢?

  

标签: 司马迁史记坎坷过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