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是个好东西。这是铁案。翻案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就会“杀人一万,自损八千”。所以即使晚饭是龙心豹子胆,也没有人打算把兰花重新定性。
但有一个人,虽然没有掀起兰花翻案的大波浪,却做了一件更生猛的事:灭兰。
这还了得!
如同“狠斗私字一闪念”一样,有这样念头的人,如果自己不乖乖的低头认错,那广大人民群众就有权力、有义务把他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但千百年来,历史书的白纸黑字上,曲艺演员的嘴巴里,小说杂谈的屡次加工中,高举灭兰大旗的他却没有被批臭批硬,抬不起头,甚至还有人为他说情,甚至还取得一定的谅解,认可灭兰暴行的合理性,而且一直保持光辉的形象长久不衰。
这是怎么回事?主角是谁?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刘备来了。
借助于《三国演义》牛气冲天的人气值,按理说人无完人,肯定有一定缺陷的刘备被定义为“正面人物”,形象高、大、全,牢牢印刻在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心中,同时享受以下待遇:凡是“正面人物”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正面人物”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比如灭兰一事,本来是个负面新闻。由于是“正面人物”的手笔,咱们辛辛苦苦历经几十上百代才树立一个“典型”,不能轻易损坏了形象。不如换一个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充分挖掘灭兰一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惠。
事情得从刘备流浪中原,一次次左投又靠没着落后跑到四川时说起。天下刘姓一家亲,益州牧刘璋危机关头向“四海为家,四海都没家”的刘皇叔张开怀抱。你有情,我有意,宾主相谈甚欢,气氛异常融洽。酒酣耳热之际,绷紧的弦得以放松,再严肃的政治人物也忍不住流露轻松的一面,一贯以忠厚面貌出现的刘皇叔也开始插科打诨,开点玩笑。左看又看,刘璋的从事张裕长得很幽默,和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路风格:满嘴的胡子像乱草一样四处奔跑,嘴巴几乎看不见,善良的人无不为之担心用餐时饭菜会不会挂满胡子。刘备一乐,来不及思考政治影响、个人形象等问题,立刻酝酿了一个玩笑:“我说老张啊,当年我住在涿县的时候,当地姓毛的人特别多,涿县人民因此调侃县令说,东南西北都是毛,简直是一堆毛绕着‘涿’居住啊。”这个玩笑很不厚道,非常离谱,实在过分。为什么呢?‘涿’在当时的读音和‘豕’一样;‘豕’最早是指猪,后来又引申为屁股、屁眼的意思。张裕一听就火大了——换谁也忍不下这口恶气,即使说这个恶毒玩笑的是天王老子、皇帝老儿,何况那时的刘备还只是一个小手工业者出生、居无定所、屡次失败、灰头土脸的中年人,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竟敢如此无礼!张裕也不是省油的灯,将计就计骂刘备:“老刘啊,我也给你讲个笑话,也是和你们涿县有关。潞县县令被调到涿县继续当县令,后来辞官回家了。有人给他信,抬头不知怎么称呼他好——称呼为潞县县令,漏了涿县县令的经历;称呼为涿县县令,又丢掉了潞县县长的历史。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称呼为‘潞涿君’”。张裕的反唇相讥狠在哪里呢?“潞”和“露”同音,加上前面说的‘涿’通‘豕’,“潞涿”合起来解释就是“露豕”,也就是骂刘备“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嘴巴光溜溜的像屁股、屁眼露在外面。
在这场嘴仗中,两个人先后都将对方的臀部和面部互换,看起来是两败俱伤,谁也没占着便宜。实际上张裕明显占了上风。因为古人很重视相貌,长得帅的成功几率远远高于长相四平八稳的人。比如,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有一次犯法当斩,监斩官夏侯婴看韩信了长得不错,不仅留他一条生路,还把他推荐给刘邦;汉武帝时,江充从赵国逃亡到长安,因为长得帅,马上拜为水衡都尉,煊赫一时,连太子都被他害死了。刘备呢,长得有点困难,说好听了是“容貌甚异”,说不好听了就是“奇形怪状”,因为史书上说他长得“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人站直了,手放平了,能超过膝盖,有点长臂猿的特征;刘备的对手一不高兴,往往大喝一声:大耳贼。更要命的是刘备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没长胡子(或者是非常稀疏,可以忽略不计),下巴光溜溜的,像个太监。据说有这三个特点都是大贵之相,刘备最后登汉王位,也算应证了这种说法。但当时的社会舆论可不管你这个,男人手长、耳大、无须,简直就影响市容市貌。在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里,采桑美女夸奖子虚乌有的丈夫时,就神气活现地形容其“鬑鬑颇有须”,而没有说他“下巴光溜溜”,就是明证。这么大的伤疤被当众提及,刘备当时气得咬牙切齿,但又没办法,只有把仇恨的火焰当种子种在心里。
大家都知道刘备后来发达了,取益州、定汉中,做地称王。张裕肯定没料到“风水轮流转”,自己最后也成了刘备的手下人。但他也许是被刘备以三顾茅庐为代表的爱才故事迷惑了,依然时不时和刘备唱反调,比如反对刘备出兵汉中,还说出兵必败;刘备坚持出兵,最后果然已失败告终,搞得刘备脸上很挂不住。有一次,刘裕又大逆不道地对人说:刘氏气数已尽,九年之后必失天下。刘备这下忍不住了,新仇旧恨一起算,将张裕弃市。当时诸葛亮劝刘备说:“主公啊,咱人才不多,不要随便杀贤人啊。”刘备不听,长叹一声说:“唉,芳兰生门,不得不除啊。”言下之意是,张裕的确是个人才,有价值。但就像那秀外慧中的兰花一样,如果长在门口,让人进进出出不方便,就只有连根铲除,不然非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碍手碍脚的。
刘备灭兰一事,充分阐述了政治人物的铁石心肠与心狠手辣,灭兰观念在历史上也不断被实践:同时期的曹操,杀孔融;晚些时候的魏武帝拓拔焘,进行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宋太祖留下了“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的名言;明成组朱棣一上台就杀了方孝孺……但只有刘备的名声没有因此受到明显损害,这让人感到不公平。但没办法,谁让刘备是“正面人物”呢。这让我想到一个笑话:有两个小学同桌,一个成绩好,一个成绩差。有一天,两个人同时在课堂上一边看着书一边就睡着了。老师发现后拍醒成绩差的学生,教训道:“你看看你,不好好读书,一看书就瞌睡。你看看人家(成绩好的同学),睡着了还看书。”
标签: 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