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我只能部分简略的说明。 大家都知道是教育是根本。那么,我就来说一说这一特点所形成的原因。
在19世纪初因为拿破仑战争而出现德意志民族主义之前,德意志地区一直是一个地方主义特别强大的地方。德意志地区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央部分,历史上长期作为欧洲各列强征战的战场或者是对峙的缓冲地带。而长久以来,出于一种对保护和扩大地域统治范围的私欲,德意志各邦国或拥有领地的贵族和骑士;自1618年至1648年破坏性极强的欧洲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中德意志是主战场,战后德意志人口减少了一半)后就变得十分的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这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危机感。在三十年战争后已而当时的德意志政治结构大部分程度上还是欧洲中世纪的那种土地分封制,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打仗基本上还靠较大的封建领主召集领土内效忠的较小领主,而较小的领主则依靠土地上的农民临时充当士兵。所以这种募兵制的军事制度就严重限制了军力的发展。
要建立强大作战能力的军队,就必须要建立一支职业化、高素质并绝对向君主效忠的部队,而德意志各邦领主在30年战争后代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政治活动的关键人物。为了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就有必要建立常备军,而维持常备军领主就需要提高税收,减少财政上对庄园的依赖,这就为职业官僚运用自身专长影响决策奠定了基础。,这是德国政府高效行政的来源。同时,为了军队素质的提高,也有必要加强和普及教育,因此19世纪中前期德意志各邦都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而普鲁士更是为了训练高素质的士兵,早在1714年就确立了义务教育,之后就形成了坚实的教育传统和。为之后普鲁士乃至德国统一和在工业技术和军事上的数度崛起做了一个根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