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在说起蜀后主刘禅的时候,总绕不开两个词:“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前者说的是在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没有什么主见。后者则说的是在蜀汉灭亡后,刘禅投降了曹魏,在获得一些好处之后,便开始“乐不思蜀”,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
可问题是,正史中的刘禅真的是昏君吗?蜀国灭亡后,刘禅真的傻到“乐不思蜀”的地步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学者张志君先生的研究得出答案:历史的真相并不是如此,而且还恰好相反。我们其实都误会刘禅了,其实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怎么说呢?
我们知道,在诸葛亮病逝之后,蜀魏两国的战争状况就发生了转变,蜀国接连败退,魏国接连胜利。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蜀国内部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是建议向南迁都;第二种是联吴抗曹;第三种则是投降。
很显然,刘禅选择了第三种——投降。这个选择无疑看起来是十分窝囊的,一个国家的皇帝怎么能说投降就投降了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但当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投降的代价最小。为何呢?
首先来说,如果迁都的话,同样也不能躲过曹魏大军的征讨,亡国也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其次,此时的东吴实力已大不如前,联吴抗曹效果也不大。
所以刘禅仔细一琢磨,与其连番受辱,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这样还能保证蜀国人民少受战乱之苦。损失自己,保全蜀中百姓,这笔账很划算。
所以就这样,刘禅便投降了曹魏!
不过刘禅投降后,曹魏的皇帝对他也还算客气,不仅没有将他处死,还好吃好喝招待他,后来还封他为“安乐公”,虽然这样的封号有点讽刺,但总的来说还算比较照顾他的面子。
不过刘禅也不傻,他知道此时曹魏政权并非掌握在皇帝手中,而是在权臣司马昭手中。并且刘禅还深刻感觉到,这个司马昭对自己并不放心,稍有不慎的话,便会遭到他的打击。
有一次,司马昭专门宴请刘禅,还故意让人表演蜀国的节目,时不时还搞点思乡的情节出来,目的就是要看看刘禅的反应。
刘禅心里很清楚,这是司马昭专门给他挖的坑,自己必须提高警惕,因此便故意表现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司马昭问刘禅:“你想不想蜀国啊”?刘禅回答道:“这地方这么好,还想什么蜀国!”
司马昭听后比较满意,但刘禅的回答,却让当时一个蜀汉旧臣很不满,于是他便给刘禅建议道:“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想不想蜀国,你就要表现出你很难过,最好还能流点眼泪,然后肯定的回答他:自己很想念蜀国。”
过了几天,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就按照蜀国旧臣教的说了一遍。司马昭一听,觉得奇怪,便问刘禅的话怎么如此像那个蜀国旧臣说的!
因此从这里来看,那个蜀国旧臣教给刘禅的这些话,很可能就是司马昭授意的。而刘禅也只能将计就计,告诉司马昭:这就是那个人给我说的!
从这以后,司马昭对刘禅就彻底放心了,而此时的刘禅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安乐公”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说,刘禅身为蜀国皇帝,竟然如此没脸没皮没骨气;但如果我们站在刘禅本人的角度去想的话,他当时又能怎样呢?
首先来说,在刘备去世的时候,蜀国本来就不稳定,而且刚经过大败的蜀国军队,其兵力已经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后来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因此亡国的责任,是不能全算在他身上的。
其次,刘禅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受到的待遇直接影响了曹魏对蜀国百姓的政策,因此他装疯卖傻,受到优待,才是最好的策略。用清代历史学家周寿昌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刘禅表现出来的麻木和懦弱,不过是他自保的手段而已。
所以这样看来的话,你还会觉得这个“乐不思蜀”的刘禅是个昏君吗?
好书推荐最近有读者在后台私信我,让我推荐一套正版,且性价比高的“四大名著”。
刚看到这条私信的时候我还很好奇,这不是名著吗?在某宝或某东上一搜不就有了?但这个读者说,就是因为网上的版本太多,太杂,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怕买来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于是我便上某宝上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这套《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完整版)。这套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不仅包装精美,里面还搭配有精美的古典彩图,图文结合,生动形象。
此外,书中还有注音注义,以及人物关系图谱等,真正做到了“无障碍阅读”。这套书中还赠送有精美的书签,随时标记你的阅读进度。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读者关心的还是这套书是否是正版的。其实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仅从包装上来看,这套书采用了三重包装,纸箱采用了加厚设计,抗震减压,有效防止书籍在运输过程中破损。
此外,在书籍的四周还有加厚的抗压泡沫,书籍本身更是采用了塑封设计,可以有效防刮防水。如果是盗版书,会有这样的包装吗?
本套书总计3850千字,每一本拿在手中都感觉都是沉甸甸的,而这也是盗版书所无法达到的。
而最重要的是,这套书价格非常喜人。原价218元,现在促销优惠只需68.8元,还可以领券,可以说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喜欢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哦!
标签: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