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犀牛历史 92 0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编者按】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兰李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大宗李世民更是对《兰亭序》痴迷不已,甚至在去世后也要《兰亭序》陪葬。然而,《兰亭序》真迹这却最终下落不明,这也成了后人不断探寻的一个干古之谜,《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为何世人对它如此追捧?《兰事序》的真迹,又是怎样离奇失踪的呢?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王羲之像

大唐王朝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在弥留之际,太宗皇帝对太子李治说:“我向你求一件东西,你是我最孝顺的儿子,一定不会违背我的心愿,可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我的要求?”天啊!一代叱咤风云的英明君主,临终之时,居然对儿子做如此感求。太子李治顿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立刻俯身将耳朵贴近父皇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听他最后的意愿。太宗皇帝声音微弱地说:“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何延之《兰亭始末记》)意思是,我特别想得到《兰亭序》,希望能让我将它带走。李治连忙点头答应,唐太宗这才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对父亲的孝顺莫过于尽量满足他的遗愿,因此,太子李治将《兰亭序》与父皇生前所喜爱的各种物品,一起葬进了昭陵,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之中。说起《兰亭序》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一部书法作品,那么它究竟有多么珍贵,居然让唐太宗李世民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非要让儿子将《兰亭序》和自己一起陪葬呢?这就得从《兰亭序》的创作过程说起了。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冯承素摹写《兰亭序》,即神龙本《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古人的修禊日,也就是在溪水边举行祭祀活动,以求消灾析福,其实也就是有钱人找个借口在郊外春游罢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和风习习。四十多位东晋的社会名流,应东道主王毅之的邀请,聚会于兰亭。兰亭大致位于会稽的山阴城,也就是现在绍兴西南的兰渚山。这些社会名流,为什么会选择到会稽的兰亭来聚会呢?因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在东晋时期那可是一线的大都市,相当于今天的上海,住着许多显赫的家族和达官贵人;不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东道主王羲之是会稽的内史,也就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有很多方便条件。因此,在王羲之的主持之下,会稽城的高官显费相聚一处,魏晋以来的显赫家族几乎都有成员到场,可谓盛况空前。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流觞曲水,竹林清风

这些社会名流聚齐之后,在一条“之”字形的溪水旁错落而坐,然后从溪水上游的一端,将一盏盛着酒的酒杯放在溪水里,让酒杯顺流而下,当酒杯漂到谁面前停住时,谁就要作诗一首,作不出诗就罚酒三觥。古代的觥是一种大酒杯,三觥加在一起,大致有半斤。不过,那会儿的酒都是米酒,度数不高,一次喝半斤问题不大。王羲之这道新颖的酒令,赢得众位参与者的一致赞同,于是大家坐在溪水边,饮酒赋诗。这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魏晋士人的风度与浪漫。

可惜并非人人都是诗人。有人才华横溢,随口就来,有人张口结舌,无以应对。那天的活动一共有42人参加,有的人作诗两首,有的人作诗一首,也有的人作不出诗来只能喝酒。当时所作的诗加在一起共37首,有人提议将这37首诗结成诗集,取名《兰亭集》,然后推举一位最有才华的人,为诗集作序。此议一出,大家齐声叫好,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此时已经有几分醉意的王羲之。能为此诗集作序者,似乎非王羲之莫属。那么,当时这些社会名流为什么如此敬重王羲之呢?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王羲之洗砚池

王羲之的确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王羲之的祖籍在琅琊(今山东临沂),琅琊王氏是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在父亲和叔父的启蒙之下,自幼喜欢练习书法。王羲之的父亲擅长行书和隶书,王羲之叔父的书法与绘画的水平都相当高。显然,王羲之在书法艺术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和创造力,与他的家学渊源密切相关。王羲之自幼喜欢书法,最终达到书法艺术的巅峰,这是王氏家族几代人的积累和熏陶的结果。当然,更重要的是王赖之自小勤学苦练。据说,他每天练字清洗毛笔,把门口池塘的水都染成了墨色。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王羲之的墨迹能够入木三分

功夫不负苦心人,王羲之年纪轻轻就以书法功力深厚而闻名于世了。比如,有一天,晋朝的皇帝要到北郊举行祭祀活动,就让王羲之把祭祀用的词写在一块木板上,然后派工人雕刻。雕刻工人在木板上刻字的时候发现,刻到三分深度时,墨迹才消失,雕刻工人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竟然使墨迹能够入木三分。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出处。

王羲之16岁的时候,被晋朝的郗太尉看中了,非要让王羲之给他当女婿,不过,这位郗太尉井非看中了王羲之的书法,而是喜欢他与众不同的举止和做派。那么,王羲之怎么与众不同呢?这就得从郗太尉选女婿的过程说起了。郗太尉的女儿刚刚16岁的时候,他就想给女儿找个如意郎君,于是就和丞相王导商量。王丞相非常想和郗太尉结成儿女亲家,于是就建议说:”我们王氏家族里的子弟很多,您就到我们家去挑选吧,只要您能够相中,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王羲之东床坦腹

王丞相的建议正中郗太尉的下怀,他立刻命令心腹管家,带上重礼来到了王丞相的府上挑选女婿。王府的子弟们听说郗太尉派人来挑选女婿,一个个都认真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希望自己能够被选中。可是,郗府管家选来选去,却一个人也没看上。王府管家不甘心,数了数王家的子弟,发现少了一个人,立刻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只见靠着书房东面的床上,一个青年袒腹而卧,对郗太尉挑选女婿的事,根本无动于衷。这样的表现自然也不会让郗府管家喜欢。一个人都没看中的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挑选女婿,一个个是争先恐后,唯独有一位公子,躺在床上,露着肚子根本不把挑选女婿当回事……还没等管家说完,郗太尉高声叫道:“哎呀,这位就是我要挑选的女婿啊!走,快领我去看看。”郗太尉亲自来到王府,见到这位公子与之交谈,这才知道他就是王羲之。太尉发现王羲之性格豁达,谈吐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就下了聘礼,选择王蒙之为自己的女婿。从此留下了“东床快婿”的美谈。(未完待续,本文作者傅小凡,原载于《国宝迷踪》)

「第419期」《兰亭序》之谜之一:入木三分和东床快婿

转载《天地玄黄》文章请注明出处,回复书法家名称(如“米芾”“颜真卿”“苏轼”等)可直接观看文章。

胡安国 | 王榖祥 | 何绍基 | 李建中 | 李流芳 | 刘正夫 | 欧阳修 | 潘祖荫 | 文彦博 | 文征明 | 翁同龢 | 薛绍彭 | 苏洵 | 苏辙 | 苏轼 | 苏迈 | 苏过 | 蔡襄 | 蔡京 | 蔡卞 | 蔡翛 | 曾布 | 曾熙 | 曾肈 | 傅山 | 富弼 | 丰坊 | 金农 | 顾杲 | 林希 | 何焯 | 钱沣 | 钱勰 | 沈辽 | 王巩 | 王升 | 文嘉 | 徐铉 | 虞集 | 米芾 | 黄庭坚 | 赵孟頫 | 范仲淹 | 董其昌 | 霍端友 | 蒋之奇 | 顾闳中 | 徐渭 | 谢无量 | 李瑞清 | 傅抱石 | 梁令瓒 | 康有为 | 宣昭 | 张孝祥 | 张择端 | 张雨 | 吴说 | 赵孟頫 | 虞集 | 韩世忠 | 赵令畤 | 刘正夫 | 张舜民 | 蔡翛 | 曾纡 | 霍端友 | 沈辽 | 胡安国 | 林希 | 钱勰 | 薛绍彭 | 郑成功 | 于右任 | 黎元洪 | 徐悲鸿 | 张大千 | 阎锡山 | 张伯英 | 谭延闿 | 刘伯承 | 茅盾 | 周恩来 | 郭沫若 | 陈云 | 袁克文 | 郑孝胥 | 汪亚尘 | 周天球 | 刘墉 | 文嘉 | 郑板桥 | 丰坊 | 沈璟 | 王榖祥 | 张凤翼 | 丁汝昌 | 李流芳 | 董其昌 | 顾杲 | 张瑞图 | 谢上松 | 钟孟鸿 | 傅山 | 金农 | 林散之 | 启功 | 舒同 | 张伯英 | 郑燮 | 沈尹默 | 吴湖帆 | 潘祖荫 | 何焯 | 沙曼翁 | 王文治 | 林则徐 | 左宗棠 | 铁保节 | 张学良 | 星云大师 | 马远 | 钟繇 | 王蘧常 | 倪元璐 | 朱熹 | 马一龙 | 王阳明 | 鲁迅 | 齐白石 | 史可法 | 杨继盛 | 徐树铭 | 溥儒 | 赵之谦 | 赵朴初 | 傅雷 | 王羲之 | 蒲松龄 | 丰子恺 | 蒋介石 | 毛泽东 | 游寿 | 王洪锡 | 唐寅 | 文彭 | 戴进 | 韩滉 | 郭熙 | 戴明说 | 萧龙士 | 李苦禅 | 许麟庐 | 李公麟 | 王铎 | 关良 | 吴冠中 | 戴本孝 | 黄易 | 黄宾虹 | 阎立本 | 彭八百 | 张仃 | 叶恭绰 | 李可染 | 八大山人 | 楚图南 | 宋文治 | 展子虔 | 王庭筠 | 马一浮 | 王献之 | 李鹤筹 | 潘天寿 | 潘主兰 | 严复 | 程邃 | 易大厂 | 沈子丞

主编:司马平邦 | 责任编辑:龍昀

标签: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