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懒政,为何没人敢篡位

犀牛历史 58 0

  明朝皇帝懒政,为何没人敢篡位

  王天成

  明朝的皇帝除了前期朱元璋、朱棣等几个皇帝外,大都比较懒政,而且多有怪癖。譬如:蛐蛐皇帝明宣帝朱瞻基和宫女太监玩蛐蛐,一玩就是一整天,把斗蛐蛐当成了正业;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自封为“总督军务威勇大将军总兵官”,当起将军,常住将军府,一生不务正业,不好好坐朝理政;嘉靖皇帝朱厚熜,20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不上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爱钱如命,倦于朝政,40年不上朝;明光宗朱常洛 沉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日益羸弱,38岁毙命;明熹宗朱由校喜欢自己做木工,沉醉在做出的各种精巧的木活上,终年不倦,等等。可就是这样也没有哪个人敢于篡权夺皇位,他们都还能控制政局,稳坐江山,为什么?这得从明朝的政治体制说起。大体讲,明王朝的管理体制有以下四个大的特点:

  1、废宰相设内阁。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时仿照前朝,曾设有宰相一职。宰相,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是皇帝的大管家,带领百官具体处理国家各项事务。皇权和相权向来是矛盾的统一体,皇帝既要用宰相管理国事又要防着宰相坐大,篡夺了皇帝的位子。明初的宰相胡惟庸就是个心怀不轨的野心家,妄想篡夺朱元璋的皇位,被朱元璋发觉后,株连众多,杀了三万多人。从此,朱元璋再不设宰相职位了,由吏、礼、兵、工、户、刑六部直接面对皇上。他虽然办事干脆、果断,但是,这么大的国家,事务太多,朱元璋没黑没白地加班看公文,处理各项事务,也处理不完,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朱元璋又想了个主意,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设了内阁机构,任命几个有才华的人来当秘书,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开始,内阁的地位,官员品级都不怎么高,有出众才华的五品官也可以在内阁任职。

  除朱元璋、朱棣两个皇帝以外,明朝的其他皇帝大都爱玩,不愿意具体负担沉重的国家事务,权力下放,这样,慢慢的内阁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形成了中枢机构。其中,辅佐重臣多由大学士担任,数目不定,有时是一个、两个,有时候还是三个、四个、五个。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相当于宰相,其余相当于副宰相。内阁,是明朝朝廷的一个特定形式,职能是对各部报给朝廷的事项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上报皇帝审定,同意后下旨,再由内阁负责推行,其职能要比历朝历代真正的宰相弱的多,形不成篡权夺位之势。

  2、内廷宦官设司礼监,替皇上处理政务。明朝靖难之役,宦官随燕王朱棣征战有功,朱棣改变了朱元璋不许宦官参政的规定,设有宦官学堂,让宦官学习,所以明朝的不少宦官是很有知识的。譬如万历皇帝时期的宦官头子冯保就是个才子。他字写的特别好,还懂乐理,不仅琴弹的很好,还会造琴,对他造的琴世人爱之如宝。自朱棣开始,宦官参政,内廷设司礼监机构,其中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不等。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司礼监的地位提升,特设内书堂,直属司礼监,负责记录御前文字、掌封进本章、发行喻批。

  明朝朝廷办事程序是这样,各部将要皇上批准的事项或要让皇上知道的重大事情先报内阁,由内阁商议拟出意见,叫做内阁票拟,报皇上御批。国家要推行的各项政策,内阁认真研究也要票拟出具体意见,报皇上御批。按常规内阁的票拟本应由皇帝亲自批答,但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好玩,懒政,常常是只御笔批数本或不批,都归司礼监秉笔太监,拟照内阁中票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司礼监秉笔太监替皇上“批红”的制度就应运而生。内阁提出的票拟意见都是经过认真研究的,或者在首辅专权时是首辅的意见,大多数朱批都是批个同意内阁的意见;有时候秉笔太监有不同意见说动了皇上,或者替皇上红笔批旨时,自作主张,也会加进自己的意见,从而变成皇上旨意。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非常重要,地位很高,相当于二皇帝,大臣们,包括内阁的辅臣都惹不起。

  刘瑾

  除此以外,司礼监太监头子还将宦官各衙门的主要权力全都集中到自己手中,镇守各地太监监军的调派,同三法司录囚,提督京营、掌管特务组织东厂、西厂等大权都归属司礼监太监。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经形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内廷官僚机构。这个机构内部设置几乎和朝廷六部相对应,所以,司礼监实质上成为了宦官组成的另一个内阁。通常把朝臣内阁首辅称“外相”,掌印太监称“内相”。宦官权利的膨胀,常常形成宦官专权,典型的如公公刘瑾,被称为立皇上;还有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两个“内阁”并行,不仅互相制约牵制,而且宦官内阁压制着朝臣内阁,使首辅难以坐大。

  3、有完整的监察机构,重视对官员的监督。明朝朝廷的政府机构运行由吏、礼、兵、工、户、刑六部统管。公元1382年明朝开始设都察院,内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御史的职责是“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弹)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弹)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弹)劾。”又设十二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察纠内外官吏,在京师巡视京营、仓场、内库,监临乡会试;外出巡按地方,清勾军伍,提督学校,巡查盐政、茶马、漕政、屯政等务。公元1435年监察御史增加为十三道。监察系统中,另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若干人,各科不等。其职权是“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都察院是朝廷监察机关,给事中则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是皇帝控制六部行政的耳目。给事中有封驳权,可以封还执奏,驳正章奏违误,规谏君主,参于朝中大事的会议。都察院的御史,习惯上称“道”,六科给事中称“科”,统称“科道官”或“言官”。概况地讲,言官是监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的,直接向皇上弹劾官员的胡作非为,上书言事,是皇帝的耳目。皇帝不可能直接去收他们的奏章,由宦官去收,所以宦官的司礼监也设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实际上御史们是被宦官领导的。尤其是在宦官专权的时候更是这样。御史们监察弹劾的权力很大,不管是谁,包括朝政、官员和宦官的行为,他们认为不对或有问题都可以上奏皇上阐述自己的意见或进行弹劾。有效的监督控制,使官员和宦官都不敢太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

  4、特务统治。明朝对官员控制很严格,除监察系统外,还有特务组织。特务组织很复杂,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东厂监视锦衣卫,西厂监视东厂,内行厂权力最大,锦衣卫、东厂、西厂都被监视。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统治开始设立的特务组织。他从警卫部队中挑选精干人员成立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而且不经过司法部门。

  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断,朝廷中的很多大臣也怀有异心,对新政权不很支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棣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在他发动兵变时,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大力,如著名有郑和、道衍。他觉得宦官比较可靠。于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个由宦官掌领的侦缉机构,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因此被命名为东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情报机构,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第二或第三做首领,叫做厂公,地位在锦衣卫之上。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公,甚至要下跪叩头。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到了明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全国,连远州僻壤,也都在东厂的侦探范围。

  九千岁魏忠贤

  西厂,是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13年(公元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的,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西厂的成员是由锦衣卫所选拔出来的,明宪宗定下了所领缇骑(锦衣卫校卫)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了起来,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西厂的职能是侦查老百姓和官员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明朝,由朝臣组成的内阁“首辅”制、言官组成的监察制和宦官组成的司礼监“内相”制,以及由宦官掌管的特务组织的情报制十分完善。皇上不上朝理事,政务也有人处理,国家机器照常运转。加上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无处不在,其分支机构设到了朝鲜。官员身边的人,包括厨师、桥夫、门役,你不知道谁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官员的不轨言行随时都会上报,统治的十分严格。这样严酷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颠覆皇位的权臣,使国家表面上还比较安静,成为明朝皇上懒政的土壤,也有效地保证了皇权的稳固。

标签: 明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