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对立是否取决于北方政权,为何南宋可以划江而治而南明却不行?

犀牛历史 118 0

这是一个很有深度值得研究的问题,个人觉得主要时机的因素很大,南明没有把握好时机做好准备,丧失了整个南方的主动权。

第一阶段,原本南宋和南明尽管都在旧都被攻占后不久,第一时间推出了新君,如赵构在商丘继位是1127年,第二年改元建炎。类似朱由菘在南京被推上皇位也是1644甲申这一年,第二年1645是乙酉,一年就玩完了。尽管赵构和朱由菘本质上都能列入是昏君,但能力上朱由菘差赵构很多,且与之前崇祯的血缘关系相对疏远了,朱由菘是福王后裔,要拉关系要上推到神宗万历那会儿,这对南明竖起旗号,收拾局面的时机很不利。赵构是徽宗亲子,之前是老九康王,还有入金军被当人质的一段经历,与宗泽这些抗金大佬有过交集,当时康王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帅,宗泽这些都能汇聚赵构麾下,李纲这些留守宰相都认可赵构,所以尽管赵构一路仓皇逃走,但整个官僚体系和将领系统是完整的,官军虽然受挫很大,但各路义军很多,招募的兵马也不少,赵构能够在躲过建炎四年时间流亡,到绍兴基本选择临安府为行在,南宋架构就立起来了,上有张浚监督吴家军保卫四川前沿,中游岳飞能够主持北伐吓唬金军,下游韩世忠收镇江扬州拱卫临安,这些都是重臣和忠臣,南宋大体形势上还是稳固的,所以半壁江山正因为这种防御体系建立到位,直到蒙古最后灭宋都是重点攻打这三道防线,先入四川,中路破襄阳,然后下临安,历史就是如此。

第二阶段,分析为什么南明不行,也就能对比了,南明不是单单针对满清入关,同时并存的有大顺军和大西军,单单认为什么南北朝是错误判断了南明的形式,也就是笔者说的错失时机,南明要守南方应该如朝臣建议朱由检,早一点退到南都去做谋划,好比金朝贞祐南渡那个机会,整套班底早一点南迁,金朝是自己搞坏了和南宋的关系,但即便金朝面临两路作战,南迁开封还是坚持了十几二十年。可笑福王弘光居然一年就玩完,单纯指责福王不是皇帝的料是一回事,主要弘光来不及,好比左良玉在中游,之前同时被大顺军和大西军困扰,他根本没有心思去顾忌南都这边。上游四川根本就在张献忠手里,明朝残余势力总兵秦良玉带着白杆兵困在忠州,督师四川的巡抚王应雄退到了遵义,接受弘光命令去督师根本无师可督。

史可法被排挤去扬州前沿,没人听他招呼号令,也根本没有什么军队。明朝官军本身就是一盘散沙了,能够打的已经在崇祯一朝被内外交困拼光了,强大的是义军力量。地方将领有一些兵力的都为自保,所以南明本身的教训就是用扬州、嘉定、武进、苏州等地血案激起的抗争。换句话说,大西军要不是张献忠战死凤凰山,还不一定会和桂王合作,孙可望和几兄弟之间也一度并不团结,这都是血的教训。

等到桂王永历终于具有威望,南明只有云贵两地了,要靠大西军再重新收复四川、湖南、广西、广东部分,已经是相当困难,所以笔者才认为是时机因素显得很重要,好比一些天灾人祸救人都有最佳时机,有时候与文臣武将的能力虽然有关系,但不是负完全责任的关系。

标签: 南北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