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一步步、分阶段走向灭亡的。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开创了一系列治世,使得国力稳步提升,国势蒸蒸日上。但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唐朝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待不能维持统治秩序的时候,便迎来了日落西山的宿命。
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唐朝后期,政治腐败不堪,各种战争频发,导致人民有苦难言。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土地兼并”的步伐,使“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民失去了耐以生存的土地制度,开始变成了流民。期间,各种农民起义不断,如“王仙芝起义”、后续的“黄巢起义”等。这些起义声势浩大,时间漫长,影响也极为广大,严重破坏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速了唐王朝的落幕。唐玄宗在位期间,设立“采访使”以发展“节度使”的监察制度,又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为节度使与军镇士兵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导致地方权力增大,形成了边将拥兵自重的局面。唐玄宗末期,安禄山、史思明乘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导演了“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使得唐王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国力锐减。此后,“藩镇割据”一发不可收拾,武人逞强,以致战争频发。玄宗放任高力士的专权,也为后来的“宦官干政”埋下了伏笔。中央与地方,宦官与宰相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唐朝后期轮番上演,却是苦了老百姓。907年,地方节度使朱温发动“宫廷政变”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
综上所述,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加上“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局面的持续恶化,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通过改朝换代的方式,实现了封建政权的更迭,进而缓和了社会矛盾。亦可以说,是“农民起义”和“宫廷政变”共同摧毁了唐王朝的政权,顺带开启了下一个时代。
标签: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