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胜券在握,还是兵行险着?

犀牛历史 130 0

自古政变,哪有胜券在握之说,都是兵行险招。

秦王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战,但他深知,自己并非指定的继承人,若想逆袭皇位,只能自己争取。事实上,李渊和李世民这对在公元七世纪的马嘶弓鸣声中并辔而行的父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暗中的较力。几乎和结交刘文静同时,李世民的帐中常客的名单里,还有武将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等一批重量级人物。攻入隋都后,李世民由于战功卓著,被封为秦王,不但官拜尚书令,同时还兼任右武侯大将军,这样的一个角色,自然成为李世民延揽八方之才的重要招牌。《旧唐书·太宗本纪》载:“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就是在这段招兵买马的过程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秦王集团的中坚力量。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胜券在握,还是兵行险着?

而太子李建成眼看自己的弟弟羽翼渐丰,倍感压力,他一面和胞弟李元吉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面在后宫中建立阵营,企图以“枕边风”吹向父皇李渊。在自认为占据了外廷和内廷的主动后,他率先出手,在李世民单枪匹马随李渊去仁智宫避暑时,密示李元吉与庆州都督杨文干汇合,欲置李世民于死地,后因事败,被李渊叫去仁智宫质问,当时李渊曾当着李世民的面抛出这样一句承诺,“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然而,就在说出这句承诺之后,李渊在立储问题上又采取了暧昧的态度,而这直接导致了他的儿子们的最后决裂。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胜券在握,还是兵行险着?

当李建成在此后夯实太子之位的过程中,不断剪除李世民羽翼,最终欲将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重要谋臣逐出秦王府,并向李渊提出要调秦府骁骑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进击突厥,秦王府帐下将士最终被逼到墙角,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一出著名的政变——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李世民当然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有更多可用之兵,又没有占据道义上的主动,如果一旦失败,注定会死得很难看。然而,李世民还是笑到了最后,在发动玄武门事变,斩杀李建成李元吉之后,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贞观之治“。当然,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玄武门事变在历史中的迷雾太厚重,这场政变究竟是李世民被逼无奈,不得不发,还是他在血腥的夺嫡之战中先发制人,涉险出招,谁又能真正说清呢?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胜券在握,还是兵行险着?

标签: 玄武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