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犀牛历史 126 0

李世民长期征战四方,领兵有方,身边聚集了许多谋略之士和强兵悍将。平定了隋末战乱局面的李世民,不但在军队中威望高,而且深受全国人民的敬仰。由于立功太多,连他爹李渊在封赏这一事上都感到头痛,到了封无可封,赐无可赐的地步,最后创新了一个“天策上将”的称号给了李世民。这些,足见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声望和功勋无人能及。同时,也让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威胁。

终于,在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也当场死在李世民手下武将之手,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年底让位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但仍生活在宫中,李世民成了玄武门之变的最大赢家。

然而,现在看来,对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身不由己,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李世民功劳卓越,实力与位置不匹配

唐朝的建立,李渊虽然是带头人,发起人,但是他的功绩并不十分明显。他没有秦始皇扫平六国的战绩,没有刘邦长期的征战经历,他是从隋朝的大官,然后经历少许战事就入驻长安,在长安一年左右就登上皇位。登上皇位后,他基本没有出征过了,没怎么露脸,则成为男一号。

太子李建成,建唐前后,出征也较少,基本在搞社交活动,功劳也不太明显。历朝历代,都是靠战斗得到威名,靠贤能得到名望,而建唐前后,太子即使贤能,但坐的不是皇位,也不能积赞名望。既没机会积攒名望,又没有立太多军功,在大争乱世,也就少了很多出镜的机会,但他却是男二号。

李世民无论建唐前后,都在冲锋陷阵,敌我双方敬仰,威名远扬,战绩有目共睹。可以说唐朝的江山,都基本是李世民率兵打下来的。而且在古代,衡量一个人的功劳大小,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看军功,一战论输赢,政治的成效往往比较慢,出现明显的成效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在当时李世民南征北战,他的功劳簿是最厚的。然而,那样的贡献值却是只做男三号。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男一号的李渊,他没有压倒性的贡献,但是男二号又是他决定的,所以分量并不够,而贡献最大的李世民,又屈居第三,如果李渊建唐的功劳排第一,那么谁第二、第三,他说了算。

图片加载失败,请点击重新加载

但是,当时的情况很是让人有不爽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多人成立股份制公司,出资最多的并且又日日参与打理公司事务的人,他不但是业务精英,而且是经营管理能手,在公司却没有话语权,而出资少的人却在公司指手画脚,谁人受得了?如果当事人受得了,他的手下未必不会有情绪。也像一部电视剧,男三号出镜比男一号和男二号都多,那主角还是男一号吗?必然会让男三号成为主角,而玄武门之变,就是一场主角更换的战斗,不换男一号,也会换掉男二号。

二、被兄弟排挤,有杀身之祸

作为男三号的李世民,总是抢镜头,让男二号的李建成,心里很不安。因为出镜机会多了,那就成主角了,他必须要守好自己的位置。然而,李世民手下强将谋士众多,光靠自己还不成,于是他找了男四号,也就是建唐的第四股东齐王李元吉合谋。李元吉一看这股份薄弱的男二号来找自己,那先联合起来,扳倒股份最多的男三号,到时最后只对付男二号就易得多,于是爽快答应。

图片加载失败,请点击重新加载

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时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后面越来狠。他们先想化解李世民的力量,拉拢武将尉迟恭,但是失败了,拉拢武将程咬金,但是又失败了,借酒毒杀李世民,还是失败了。同时,他们还想借李渊的力理达到目的,先是向李渊进谗言,诬陷李世民和李世民身边的文官武将,使得李世民身边的心腹被贬得只剩下大舅子长孙无忌,像房玄龄、杜如晦等智囊全部被贬到外地,建议李渊杀死李世民,但是由于李世民平定天下有功,李渊不同意。

公元626年,突厥来犯,李建成借机请李渊让李元吉率兵出战。眼看兵权在据,为了彻底消除李世民的威胁,李建成和李元吉合谋将李世民杀死在大军饯行时,并且活埋忠于李世民的尉迟恭、程咬金等将军。万幸的是李世民在东宫安排了自己的眼线,提前获知危险来临。

男二号、男三号、男四号进入了死亡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被摆上了台面。

三、羽翼被折,不得不谋划

李渊对李世民有猜疑,李建成和李元吉决心要整垮李世民,忠于李世民身边的文官武将人人自危。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多次劝李世民要提前谋划,但是李世民顾念兄弟之情,犹豫不决。

尉迟恭、张亮等武将被冤,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被贬,大舅子长孙无忌跟李世民说,如果李世民再这样犹豫不决,他也只好跑路,因为一旦太子他们得势,那忠于秦王的人都有会被杀死,所以不如提前跑保住性命。同时,长孙无忌也说了,不但他会离开秦王府,尉迟恭、程咬金等都会离开。

看着昔日热闹的秦王府,一旦自己任由李建成和李元吉宰割,那昔日所有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人,都会遭难,李世民不得不重新考虑。最后,知道太子和齐王要斩杀自己了,李世民决定不再只做男三号。

四、顾全大局,稳定天下

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要在军队出战饯行时杀死自己的同时,还要活埋忠于自己的武将,李世民下定了决心。同时他知道太子和齐王一旦得手,就会让李渊退位,李建成登上皇位,而封李元吉为皇太弟,但是李元吉早已觊觎皇位,怎么可能安份,肯定又会引起事端。那么,刚刚平定的天下,又要战乱四起,受苦的是人民。

图片加载失败,请点击重新加载

李世民想着,跟随自己的人,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都立下了功劳,一旦自己遇难,他们也无法幸免,那么国家也损失了无数人才,对国家也是一种伤害。这不但对不起死去的将士忠烈,而且无法向天下黎民百姓交代。

为了天下稳定,李世民于是招集了自己的心腹,密谋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由此我们可知,玄武门之变,并不是李世民谋划已久的一场斗争,而是经多种原因逼使他做出的反应。如果大部分天下不是李世民征战所得,李渊一人征战四方,最终坐拥江山,那么他就能制衡太子和各王的力量;如果李渊在起兵后不久,就壮烈牺牲,能征善战的李世民,会不会拥立他哥哥李建成为皇帝这个问题值得去探讨,即使李世民有心扶他哥哥上位,李世民下面的文官武将未必会乐意。

写在最后

玄武门之变,既是一场皇储之争,又是保命之争,斗争双方,不但要分输赢,而且要分生死。

如果李世民不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么他们的拥护者就会不甘罢休,造成更大范围的兵乱,死伤更多的人。如果不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终究还是留有隐患。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对跟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赶尽杀绝,不但不追究,而且像魏征等有用之才还被重用了。如果败的是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可能不杀李世民,不但杀李世民,还要杀李世民子嗣和一班唐朝开国名将功臣。

玄武门之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玄武门政变?

,是大股东变实控人的斗争,是拨乱反正,还是弑兄夺位,真的重要吗?是非与成败,埋在历史中,一切为苍生,后人来记功。

标签: 玄武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