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手看清自己,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很客观

犀牛历史 86 0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首先,

我们上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个评价不可不谓不全面,不可不谓不高。

但如今还有人觉得陈寿黑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失公允,就着实令人诧异了。

文中所言,

对诸葛亮的文治推崇备至,乃至于“管、萧之匹矣”的感叹都出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说管仲和萧何都比不上诸葛亮的文治,

但是这个“然”字就很有灵性了,一个转折,说为什么连年出兵都没有能够将大魏攻打下来,还是说明他的应变对敌的策略,不是他所擅长的。

这难道不是很公道的评价吗?

陈寿是蜀人,而且极大概率接触过诸葛亮,所以,不会对诸葛亮没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

今人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高,着实是有些令人诧异的。

其次,

我们再来说一下诸葛亮的“武功”,也就是他的军事方面的成就。

今人一提起诸葛亮的征战方面,就会说起武庙十哲。

而不是去说他的实际战绩,这就有些令人浮想联翩,毕竟武庙十哲是统治者选出来代表性的有军事思想的人物。

当然,个人的品德也会影响这个评定。

比如赵匡胤不喜欢杀神白起,然后杀神白起就被移出了武庙。

只要是人选择的,肯定就存在客观上的偏移。

下面我放两段关于诸葛亮征战方面的史料,诸位可以根据史料来自行判断,至于什么人云亦云,那都是无知的。

【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染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

【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晋书》

这两段分别出于《三国志》和《晋书》,一个写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赞叹,说他军事营寨驻扎得好,另一个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性格进行了评价,随后击败了他。

两者,

都是关于诸葛亮的史料,但是评价却截然不同,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情况呢?

难不成司马懿是精神分裂了吗?

再看一下司马懿在作战时对诸葛亮的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俗话说得好,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的对手。

由此可见,陈寿的那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并非是什么不客观的评价了!

标签: 对诸葛亮的评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