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犀牛历史 107 0

白朴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原本出生在金国的一个达官家庭,父亲为枢密院判官。幼年时代的白朴,经历过国破家亡,母亲惨死,父亲投敌之重创,一度被元好问收养。

因为才华出众,白朴曾经被举荐给了忽必烈,但是遭到白朴本人拒绝。生性孤傲的白朴与父亲决裂,隐居于金陵,与风尘女子为伍。为她们写诗填词,创作剧本,终成一代元曲宗师。

白朴和元好问情同父子,所以他经常模仿元好问的一些作品进行创作。元好问作了一首《摸鱼儿》,写“问世间,情为何物”,非常有名:

《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可惜,元好问这首《摸鱼儿》的结局,太过于悲惨了,让人看了有些难过。于是,白朴也写了一首《摸鱼儿》,开头模仿元好问这首《摸鱼儿》的句式,也是一首佳作。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不过,白朴却给了一个和元好问截然相反的结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究其原因,还是这两人的生活经历带来了一些影响。

元好问早年过得平顺,而白朴从七岁时起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在写《摸鱼儿》这类爱情悲剧时,元好问还唯恐当事人不够悲惨,而白朴却给了主角一个,带有希望的结局。

一、白朴《摸鱼儿》赏析《摸鱼儿》——元·白朴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漠漠苍烟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乌鹊渡,离别苦,啼妆洒尽新秋雨。云屏且驻。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云时路。

白话翻译:

试问,那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究竟是有多少深情啊?为什么从古至今,一直都消磨不尽呢?每一年,只要到了这个日子,他们就会在鹊桥上面约会。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天宫中的月牙、云朵,也带着一股温暖的香气,穿窗绕户地来到了人间。闺房外面,传来了女子的欢笑声。不知道她们又在哪座彩楼上,摆放瓜果,对月“乞巧”了。

取一个小盒子,放上一只小蜘蛛。蜘蛛吐丝的过程,就像是晋代苏蕙织出的“回纹锦”,而上面话语,全都是一些老话了。

屋外愁云低垂,远方的烟树朦胧。心里的烦恼,又该向谁去诉说呢?杨玉环“擘钗分钿”,刘晨与仙殊天人永隔,事情发生的地点,也一样是在银河。

何况那鹊桥,也并不是真的完满。牛郎、织女,也是三年才得一次相会。想到这里,她不禁泪流满面。走到云母屏风前,她又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暗叫一声:还好!她现在的情况,只是不知道心上人会不会再回来。总不像嫦娥,偷了灵药之后,一个人飞到月宫中,想要回来也不行了。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这首词的第一句,就是模仿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先用一个问句加重语气,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也点明了主题。

这首词的上半阙,主要是在引出话题,并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每年的七月七日,是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时间。

到白朴所在的元朝,这个节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了。千年以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一直在不断地传颂着。他们到底是有多么深情啊,为何能够忍受一千年的聚散离合?

接着,作者用“年年此夕风流会”两句,引出了下文,交代词中人身边发生的事情。又是一年的七夕节,少女们按照节日习俗,又在彩楼上准备鲜花、瓜果叩拜双星,进行“乞巧”活动。

这个民俗活动,相传始于唐玄宗、杨玉环每年七月七日在华清宫游宴的节目。活动中,每个姑娘都会捉一只小蜘蛛放在盒子里面,等到第二天早上再看吐丝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得巧”。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词中的女子,显然是一个“思妇”,她在等待情人或者她的丈夫的归来。因此,她并没有去参加这些少女们的活动。不过,她仍然在大脑中幻想了一下,“乞巧”节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只蜘蛛会吐丝。而蜘蛛吐丝的过程,又让她联想起晋代的苏慧,因为思念丈夫织回纹锦的故事。于是她说,“每一年都要这么织一次,内容意思都差不多”。

词的下半阕,头两句是在借景抒情,表达心情的沉重。天空上是愁云惨淡的,远处的树是朦胧的,还挂着一些苍茫的烟雾,使她看不清楚远方的景象。

她的内心无比苦闷,想要找一人诉说。可是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却没有人愿意听这些。于是她忽然想到,那银河有什么好的呢?

你们都在听说,牛郎和织女正在银河上相会。可是,当初杨玉环“擘钗分钿”,也是在那个地方;而刘晨与仙姝分手,也是在那个地方。

这一部分里面涉及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派人去寻找她的魂魄,最后在蓬莱的仙山上找到了她。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然后,杨玉环拿出了他们当初的定情信物,一个金盒子和一只金钗。她把金钗和盒子都分成了两半,交给唐明皇的使者,希望他带到后者手上。但是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能相见。

第二个典故是刘晨的故事,是民间传说。传说刘晨在天台遇到仙姝,后来跟仙姝成婚了。某一天,仙姝重新回到了天上,他们再也没能相见,这则故事也是发生在银河上。

可见,银河并不是那么吉利的。说到这里还不算,她又想到,即使是牛郎、织女二人,他们相会也要三年一次,并不可能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啊。

于是她开始流泪,为自己,也为这些爱情悲剧而流泪。最后,她看到了面前的云母屏风,想到了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飞升到月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自己回到地上了。心上人会不会回来,不是她能控制的。但是最起码,她可以选择呆在原地,一直等待他归来。

结语白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他七岁的时候,蒙古的军队攻打金国,他的父亲为了保护金帝,将他和他的母亲扔在了国都。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乃千古名篇,白朴模仿一篇也是佳作

根据《归潜志》的相关记载,后来金国都城被攻破时,白朴的生母,很可能是被人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因此白朴终生都不再食荤。

后来,白朴的父亲投降了元朝,也当上了高官。但是,白朴内心一直都没有原谅他。最后白朴选择离家出走,隐匿消失于风尘之中。

据说,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写于他十五岁的时候。那时候元好问的人生十分顺遂,却爱写绝望的殉情悲剧。

而白朴一生都在不幸中度过,他却想给《摸鱼儿》的主角,留下一点希望和光明。这大概就是人性当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标签: 元曲四大家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