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观——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作者:猪蹄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是一部通俗的关于整个明朝历史的长篇著作,因为行文简洁、语言幽默,或许还加入与现实的对照,它成为一部当前很流行的历史书。这本书的流行是眼下社会浮躁的反映。此书不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作者过于年轻,虽然他研究了较多的历史资料,作者过多地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历史学人研究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需要长期的思索、考证、浸淫,然后方能厚积薄发,写出关于真实历史的著作。以明末历史为例,此书只用了最后一卷——第七卷就写过了,有些像蜻蜓点水。
和很多伟人一样,我一直以为明末的历史是中国、中华民族最为错综复杂、最为令人惋惜叹息的一段历史;那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中国今天;那是一段笔下难以驾驭的历史大画卷。姚雪垠花了一辈子时间也只写了李自成,好像写得还不够好;郭沫若也只写了李自成进北京一段;金庸、方舟子只写了袁崇焕;陈寅恪只写了秦淮名妓柳如是;阎崇年其实只知道努尔哈赤。
其实我真正想批评的是这本书的历史人物观。评价历史人物从大处说是看他们对后代的贡献。这种贡献有许多方面。比如阿基米德、牛顿这样的科学家、数学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怎么说都不为过;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吗?可能孔子、老子这些先秦的哲学家、教育家可以?我心中未有定论。再比如说大文学家杜甫、曹雪芹,他们写出的故事和诗篇是反映人性的最高境界,从而构成中华文明最基本最精华的成份。还有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英勇不屈,忠贞不渝的伟大人格为我们的民族树立了高尚的品德榜样。
那么《明朝那些事儿》是怎么分类明代历史人物的呢?作者‘当年明月’说整个明代的第一人是王阳明。王阳明叫王守仁,号阳明,是哲学家,提出所谓‘心学’。就我所知他主张“格物致知”,这似乎是实践出真知的意思,可是如果你看他怎么格物致知的,你就知道他说的格物致知其实不是实践的意思,他看竹子能看一上午,这是什么格物啊?他主张人性解放,有些文艺复兴的意思,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欧洲中世纪般黑暗,这个主张也就是对儒学的一些修正而已。至于他还是军事家教育家等并非是该书作者举他为明代第一人的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年明月’是因为王阳明是哲学家的选他的。这是一个可笑的理由。哲学家就第一啊?如我上面所述,王阳明的思想虽有独到之处,但他并无大影响,怎么能被看成第一人呢?! 现代中国的解放是来自西方的学说啊!
用同样的观念,‘当年明月’认为在明末的政治军事家中以孙承宗为第一,因为孙承宗是一个战略家,他制定了宁锦防线战略。这个战略确实高明,但这是孙承宗在参考袁崇焕等人的意见之后确定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战略的制定也远不如战略的执行重要。后来他自己在执行这个战略时不是也吃大败仗么?致使祖大寿投降(诈降)。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作者‘当年明月’得出结论:袁崇焕只是个二流人物,他也就是执行所谓孙承宗的战略,还犯了好几个很有争议的所谓错误,如骗崇祯说五年解决后金问题,如杀毛文龙。
其实袁崇焕才是当时乃至整个明代的第一人。他是汉族抵挡女真人进攻的唯一重要人物。他头脑中的战略观念才是宁锦防线战略的精华。他不仅是宁锦防线战略的制定者之一,更是实践者。他对强敌努尔哈赤、皇太极奇迹般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表明他不仅是明代文臣用兵最好者,更是伟大的军事家。有他在女真人就攻不破他的防线。他对待强大外寇的英勇气概,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牺牲自己的大丈夫行为为我们树立了如岳飞,如文天祥般的榜样。看看他帐下的佘义士和佘义士后代如何对待袁崇焕,你就知道他的伟大。他不第一谁第一!
标签: 历史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