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打不过日本?其中有什么原因?
元朝之所以打不过日本,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喜水战,甚至跟大海都不沾边,加上当时他们限于对天文知识的匮乏,导致两次攻击日本都大败而归。
一、从今天蒙古海军建制反观元朝“海军”也许大家还不知道,如果说大国军力海陆空协同作战、共同制敌,在今天的作战方略中可谓司空见惯,可如果你让今天的蒙古海军跟陆军协同作战,那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蒙古离大海最近的直线距离也有2000公里,不客气的说,他们未必见过大海。近代的蒙古地区直到1930年才拥有第一艘船,而且还是跑石油作业用船。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海军吗,答案是否定的。蒙古有,只是他们的海军编制只有7人,网友戏称“七武海”,据说舰长没有见过大海,更让人害怕的是只有1人会游泳,其他6人还是旱鸭子。
那咱们再把目光往回挪移,聚焦到元朝大帝忽必烈。从今日的蒙古海军反观忽必烈,简单来说,忽必烈的海军也是有名无实,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民族,能跟岛国军队开战吗,我觉得理论上,已经输掉一半了。果不其然,忽必烈的两次进攻,都已失败告终。
二、八幡大菩萨的“神风”不禁有朋友要问,为什么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呢。我们知道,游牧民族曾经轰动一时,发展迅速,席卷中原,其主要军备力量为铁骑,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力量已黯然失色。所以忽必烈的想法可能过于简单,低估了当时岛国的海军作战能力。
可是游牧民族的果断行事一贯雷厉风行,忽必烈想到哪里干到哪里。对日本发起进攻,说干就干。元军分别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攻打日本。
第一次攻打日本,因为台风原因,造成大批船只失事,当时元朝军力已所剩无几,据说日军在台风后,居然没有发现元军一条舰船。
几年后,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吸取第一次经验教训,他调集重兵15万,兵分两路,然而这次抢滩登陆更艰难,一来日军更加训练有素,二来元军受到疾疫困扰,徘徊良久的他们又遭遇到台风袭击,这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就这样,两次对日进攻都已惨败而告终。后来日军戏称两次大战,都要感谢八幡大菩萨的“神风”,据说今天日本的神风特工队,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三、元世祖思愁朋友们也许会问,忽必烈为什么非得攻打日本呢。我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元朝当时攻打没落的南宋残余,而南宋在沿海地区和日本常在历史上有互通往来,为了切断两国贸易,必须给日本一点教训;
其二,时值日本镰仓幕府对元朝存在威胁,因为元朝在攻打朝鲜的时候,他们曾求助于日本;
第三,元朝为了扩大版图,效仿爷爷成吉思汗,让日本成为附属国,对自己俯首称臣。基于上述原因,忽必烈必打日本。
可能忽必烈的想法也很简单,为了将爷爷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也为了扩大元朝疆域版图,更为了让自己在历史上能留名青史,所以忽必烈不顾劳民伤财,积聚力量,去攻打这一弹丸之地日本。然而,行动的盲目性终究给忽必烈上了一堂严肃的军事常识课,只是这两次的代价都是以惨痛和追悔而收场。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甘心的元世祖也曾策划第三次攻打日本,但限于国力空虚,第三次也就一直在策划当中而迟迟未能付诸实施。
朱元璋: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孙中山:秦皇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志之士矣。拿破仑兴法典,汉武帝纪赞,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对于忽必烈东征日本,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标签: 元朝